隋唐时期“俗讲”的艺术学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s850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讲”是隋唐时期新出现的一种艺术体裁,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包括了“俗讲”讲唱时所用的底本即变文,为配合讲唱所绘制的图像即变相以及在“俗讲”讲唱过程中所使用的音乐。“俗讲”还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艺术相融合的产物,因此,“俗讲”本身不仅具有艺术特征,同时还具有文化本质。宗教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讲”属于宗教艺术的一种,“俗讲”中蕴涵着中外文化交流的精髓。因此,有必要对“俗讲”进行艺术学的研究,从艺术学的角度来解析“俗讲”这种艺术体裁所具有的价值。某一种艺术的核心是价值,而艺术学的核心是审美价值。审美价值是超越现实价值的最高价值,是人的价值的真正实现。“俗讲”艺术是一种以宗教艺术为主,却以世俗化的形式来表现的艺术,世俗化并非内容上的庸俗化和形式上的平庸化,而是直达人性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佛教虽然是外来宗教,但已被中国人改造而华化了,在中国人的精神深处仍然是一种具有中国审美的视角占据了上风。  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从各种相关史料记载中考证“俗讲”产生的时间、“俗讲”在讲唱表演时的步骤以及在每一步骤所使用的经文,从印证中可以看出“俗讲”是一门“严肃”的艺术。第二章分别统计“俗讲”作品中的音乐、美术即变相、变文的文献及保存情况,并且要更深一步的探求“俗讲”中所体现出的艺术特征。第三章介绍了“俗讲”的艺术学研究,包括“俗讲”中国化的创新与发展,“俗讲”中审美观点的变化,“俗讲”对于后世艺术的影响。宗教与艺术的关系不仅是构成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脉络,二者更呈现出多种复杂的形式。二者在精神的追求、审美意义的象征、装饰效果的突出、娱乐情绪的激发调动等追求上的一致为世人留下了许多思考的空间。因此,站在艺术学的角度对“俗讲”进行研究,既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也可以使我们全方位地了解“俗讲”这种艺术体裁。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发展,城乡规划也得到了提升.近几年,乡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小,但是很多乡村出现了土地资源浪费、规划不合理等情况发生.合理的土地规划可以保证
作为独特的文化遗产,传统村落的多元价值逐渐被重视、被挖掘,其多元价值体现在历史、科学、文化及社会等多方面,又具体表现在村落建筑、传统民俗、历史遗迹中.新农村建设就是
房屋建筑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住房需求是人的最基本的需求.现阶段,由于我国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住房的压力在急剧增大,尤其是对一些困难人口来说,住房问题更是他们生活中面
过去一段时间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规划发展缺少明确规定,而新时期城乡则依托“多规合一”原则构建美丽城镇,完成环境治理.本文通过概述规划、整治等方面将宁波市白峰街道
乡村振兴计划是我党十九大提出的伟大政策,旨在通过振兴乡村的相关经济从而提高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而在乡村振兴计划中,村庄规划与人居环境优化提升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本
农村生活方式的衰落,农业生产变成无关紧要的活动,只是少数长期居住在此处的老人的习惯性生活,很少有年轻人长时间居住在这里,不像特大型城市的边缘地带,有价格低廉的住房,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