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信用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交易方式。在我国,商业信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在西方国家,最早的商业信用交易形式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集贸市场交易。商业信用的出现是伴随着商品交易不断发展产生的,同时也受制于特定时代的经济发展程度。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商品交易日趋活跃,企业对于商业信用的使用也开始逐渐增加,并日趋成熟。商业信用在经济交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不断发展,我国企业利用商业信用的规模也在逐渐增加。商业信用在我国整个经济社会体系中的影响和作用不断增强。因此,对商业信用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总结商业信用在实体经济、宏观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其必要性。对于商业信用的研究始于1960年梅尔策的《商业信贷、货币政策和公司规模》。商业信用理论经过5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主要以商业信用与宏观经济、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商业信用融资理论、商业信用动机性理论等多个理论体系。通过这些理论体系,更好地了解商业信用,更加充分合理使用商业信用,对于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货币政策工具的频繁使用,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问题成为当前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关心的话题。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依赖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形成了以信贷传导渠道为主,利率传导、汇率传导、资产价格传导等多种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并存的局面。所有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都会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产生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关系到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能否有效发挥,以至于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我国以信贷渠道作为货币政策主要传导渠道的背景下,银行信用对于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主体,也受到银行信用的影响。但是,企业在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易时而产生的商业信用,却是脱离于银行信用体系之外的。可以说,企业自己可以创造出信用。企业在银行信用变化的情况下怎样使用商业信用,成为商业信用影响银行信用规模,进而影响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主要诱因。本文以商业信用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为研究内容,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式,对商业信用通过信贷渠道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本文研究思路具体如下:第一部分,绪论部分。笔者通过分析文章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提出商业信用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研究的重要性。文章还针对当前国内外有关商业信用与货币政策关系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合阐述。并对本文研究的整体思路、研究方法以及文章存在的研究创新点和不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文章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理论研究方面:结合国内外大量理论研究结果,针对商业信用对货币政策实施研究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并对本文所涉及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分析得出我国商业信用影响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主要路径,即商业信用影响企业短期借款,通过信贷渠道,进而影响货币政策。实证研究方面:搜集了1998年-2011年777家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第二部分,商业信用概述及其发展状况。笔者首先对本文所涉及到的商业信用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介绍了商业信用的概念、表现形式和特征。然后,运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介绍了商业信用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并指出了我国商业信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融资功能未能有效发挥、风险管理水平较低、种类较为单一。第三部分,商业信用与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理论分析。本章节主要阐述了商业信用和货币政策的相关理论基础,并分析商业信用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机理。首先,笔者针对目前有关商业信用和货币政策的主要理论,商业信用融资理论、商业信用动机性理论、货币政策传导理论,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分析,以此作为本文所研究问题的理论基础。商业信用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的机理是本文重点分析内容。笔者对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和联系,总结得出商业信用对银行信用具有替代作用的结论。再依据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中发挥主要作用,分析得出商业信用影响企业信贷,通过信贷渠道,进而影响货币政策。本章末尾,笔者还定性分析商业信用对于存款准备金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第四部分,商业信用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的定量分析。通过前面的理论总结,针对文章所谈问题,在本章节中做了解答。笔者搜集了1998年-2011年,14年中777家上市企业数据,通过建立数据模型方式,运用面板数据的方法,对商业信用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得出商业信用对货币政策实施具有一定抵消作用的实证研究结论。第五部分,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笔者在本章节中,根据第四章实证分析的结果,总结了本文研究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从我国政策制定者角度提出了个人有关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的一些政策建议。本文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1、商业信用会抵消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通过实证得到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替代关系部分抵消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2、商业信用的抵消作用具有周期性特征。商业信用对于货币政策的抵消作业,在经济扩张和经济紧缩时期的作用力度具有差异,具有周期性特征。这是由于企业主体会根据不同的货币政策制定不同的商业信用决策造成的。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归纳总结,数据分析,图表分析和模型分析等多种定性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方式,对文章所提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有:研究角度的不同。本文在研究企业实施商业信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问题中,将问题从微观企业的角度扩展到宏观层面,具有很强的实证研究价值;研究深度的不同。本文研究商业信用对宏观经济政策影响时,通过商业信用对货币政策工具实施效果的逐个研究和分析,加深了本文研究问题的深度;研究数据的齐备。文章在实证分析过程中,共搜集了777家上市公司14年的相关数据,数据的齐备和完整对文章研究问题具有很大帮助。本文的研究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对于理论的分析,因受制于笔者理论水平有限,许多地方的分析不够充分,论述不够翔实。对于实证方面,因篇幅和理论模型的限制,只是对于信贷渠道进行了实证检验,而对于货币政策的其他几个渠道未能进行实证检验。对于相关的政策建议,因为笔者水平有限,未能提出更富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关于商业信用对于货币政策其他传导渠道的实证检验以及提出更切实可靠的政策措施,可以作为本文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