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漆画自20世纪40年代产生并发展起来,作为一门新兴的画种,还非常年轻,在语言探索到图式形成都不完善。没有形成自身的图式的,其图式必然是从其它画种“拿来”的,——可以说,界内连漆画图式的建立这一意识都还未树立更遑论图式的建构了。在语言质材上就更不用说了,多少画者都会痴迷于材料,但他们可能都忽略了自己作品中“图式到质材的融汇”的这一重要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学理内容的丰富性让人更是大吃一惊,我从我自身的创作中也发现了此一惊喜。以自身创作的漆画作品为例来论述图式与质材是如何融汇的,它们两者融汇之前的磕磕碰碰使我的创作进入了这一探索。“图式”与“质材”本身是两个独立的艺术范畴,当它们在漆画中相遇时,必然产生碰撞,在这碰撞中取长补短,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它们的相融,可以是全然符合,也可以是局部符合。图式的审美与质材语言的契合中,图式始终是灵魂,而漆画语言的媒介其实就是重要的图式,即“隐图”;而图与质的匹配——遒劲,二者的融汇可谓是“天人合一”的恰到好处。我这里既然提出了“图式问题”,然后也找到了解决办法——“图式的线性表达”。当图式线性满足了漆画语言:以漆为主,包括一些很丰富的硬质材料,每一种语言都自成特色。——产生的结果:因为图式建立以后,漆画语言因此得到了极大的自觉,得到了美学的丰富和充足的表达。当漆画语言单一的时候也许可以不考虑“图式问题”,但,一旦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与创作时不得不提出“图式”的重要性。可以这样直白地讲:你的作品不需要图式的,这个问题也就不需要提出,凡是有丰富材料,有需要图式或图形来整合的,“图式问题”的提出是必然的命题。在我的画作里,就必须提出“图式问题”,以“图式的线性表达”来融汇我的画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