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灵活光网络中非线性损伤建模及补偿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che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一代灵活光网络正在朝着大容量、智能化、可编程的方向不断演进,为满足光网络扩容的要求,光纤传输速率不断提高,从单波10G发展到100G,再到如今200G系统已经成熟商用,400G系统开始少量商用。但是随着传输速率的提高,光纤非线性效应对链路产生的损伤日益明显,极大地限制着光网络链路的最大传输距离。另一方面,最大传输距离受限则意味着对中继站点的需求增加,不仅直接导致网络建设成本大幅度增加,还会引入额外的滤波损伤。随着光网络节点的增多,级联ROADM的滤波效应增强,对链路性能的损伤变大,成为限制光网络扩容的难点之一。因此,对下一代灵活光网络中非线性效应和级联ROADM窄带滤波效应引起的非线性损伤进行建模、预测和补偿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是进一步提高光网络容量的关键技术,也是目前光网络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针对下一代灵活光网络中非线性噪声对传输距离和网络容量的限制问题,研究了非线性噪声的建模和补偿问题;针对灵活光网络中ROADM节点的增加带来的窄带滤波级联效应,研究了光网络中级联ROADM滤波损伤建模问题,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基于高斯噪声模型提出全场景非线性噪声估计模型和敏捷估计模型本文研究了高斯噪声模型估计误差产生的原因,对SCI、XCI和MCI三种非线性噪声的误差项进行了分析和仿真。提出了适用于全场景的非线性噪声估计模型,去除了高斯噪声模型中的高斯分布假设限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进一步提出了适用于动态变化光网络的全场景非线性噪声敏捷估计模型,将多种光纤参数和光网络ROADM节点处的上下路动态变化考虑在内,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2)基于时域ISI(Inter-symbol interference)模型提出多参数盲均衡非线性补偿方案本文基于非线性噪声时域ISI模型,研究了非线性噪声干扰系数和非线性噪声的时间相关特性。提出了多参数盲均衡非线性补偿方案,通过自适应算法实现抽头系数和算法步长的同时更新,使得该方案能够实现快速收敛和准确建模。通过仿真验证与对比分析,多参数盲均衡非线性补偿方案能够获得较好的补偿增益。(3)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ROADM级联滤波损伤预测建模本文基于ROADM等效传输模型,研究了 ROADM节点位置分布和带宽分布对级联ROADM滤波效应的影响,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ROADM级联滤波损伤预测模型,利用ROADM级联数目、输入端OSNR、ROADM位置分布和ROADM带宽分布等参数作为输入,对光链路滤波损伤实现了较为准确的估计。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和演进,日常生活和军事国防等方面对微波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对微波系统的工作频段和带宽的要求也在不断的上升。现有的电子系统已经遇到不可逾越的壁垒,光子技术的引入将有助于突破传统的电子瓶颈,由此一种新型的无线电技术——射频光子技术应运而生。射频光子技术将微波和光子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合了微波和光子技术的优势,在光域上实现高频宽带微波信号的高质量产生、传输、高速处理和控制,具
在频谱资源日益紧张、容量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无线网络认知传输技术被认为是未来支撑大容量数据通信的基础。由认知通信技术的研究背景可知,无线网络中认知传输对于提高认知无线网络整体性能有重要意义。认知无线网络链路层向下驱动物理层,直接与物理层频谱资源、信道工作状态密切相关,对认知网络通信性能有重大影响。本文针对无线网络中伪用户(Primary User Emulator,PUE)检测问题、信道状态感知
目的 探讨在胆总管结石并发胆管炎患者治疗中,分别以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胆管可控式自脱支架置入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于该院就医的胆总管结石并发胆管炎患者78例,以术中引流方式分组,常规组(n=39)以T管引流,观察组(n=39)以可控式自脱支架置入胆管内引流一期缝合,统计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疾病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17.4±45.2)min、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6.7±1.2)d、住院时间(8.2±1.9)d,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
目的 探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接受LED冷光源蓝光间断与持续照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1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纳入研究范畴,结合照射方法,对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将80例接受LED冷光源蓝光持续照射治疗患儿选为对照组,将80例接受LED冷光源蓝光间断照射治疗患儿选为观察组,关注患儿临床治疗指标差异,统计总有效率、不同治疗时间患儿血清TBil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经照射治疗,患儿血清TBiL恢复时间(6.99±1.28)d、蓝光照射时间(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