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co-consciousness of Doris Lessing: Take The Memoirs of a Survivor and Mara and Dann: an Adventu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ong19840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丽丝·莱辛凭借其在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中期的作品荣获了20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无疑,莱辛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史上一位丰富而多产的作家。她在作品中揭露并反思了工业文明造成的自然生态危机,同时也揭示了人类精神层次上的生态危机才是更深层次的生态危机。与此同时,莱辛提出了解决自然生态危机和人类精神生态危机的最好途径,即人类应善待自然,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这种和谐正是莱辛在作品中一直在体现的。只有在这种和谐之下人类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本论文运用生态批评的相关理论对莱辛的小说《幸存者回忆录》《玛拉和丹恩历险记》加以分析,发掘莱辛对自然生态危机、社会生态危机和精神生态危机的忧思及其人文关怀的精神。  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引言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并简要介绍多丽丝·莱辛本人的情况,如出身、受教育程度、作品,以及这些因素对其创作产生的重大影响。此外,对《幸存者回忆录》《玛拉和丹恩历险记》的内容亦作了简要介绍,以便理解以下的文本分析。引言是论文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国内外对莱辛的研究现状,以及生态批评的起源和发展。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是论文主体。第一、二、三章主要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三方面对两部小说进行了分析,梳理出了多丽丝·莱辛在作品中所蕴含的生态意识。第四章分析了莱辛在作品中提出的解决精神生态和自然生态危机的途径,即倡导人类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的种种危机才能得以解决。在结论部分,笔者认为,莱辛深刻认识到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复杂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幸存者回忆录》《玛拉和丹恩历险记》反映了她的生态意识,展现了对人类贪欲和征服自然的批判,表达了对包括现代科技在内的现代文明的反思。
其他文献
《武藏野夫人》是日本作家大冈升平于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作品,这部作品标志着大冈升平从战争题材创作转向日常题材的创作。小说以复员军人阿勉与女主人公道子、富子两个家庭
《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一直颇具影响力。其作者J.D.塞林格也因此书一举成名。该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向读者展示了作为一名正直青春期的中学生的内心
作为一种编码和解码信息的言语交际,翻译研究往往需要一定的理论模式去支撑。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就是其中两个被认为具有较强解释力的模式。尽管这两种理论均对语用研究做出了
动机是影响外语学习成败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且国内外针对这一领域已有大量的研究。然而,以往大多数研究都只注意到积极的动机可以导致成功的语言习得,很少有研究涉及到动机的
《坟场之书》出版于2008年,它的作者英国著名作家尼尔·盖曼是当代欧美文学界最耀眼的明星之一。该书一经出版就立即成为畅销书目,并荣获了各种奖项和荣誉,这其中包括纽伯瑞奖,卡
教师话语(teacher talk)是指教师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课堂上为组织和从事教学所使用的语言,是教师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话语的数量和质量会影响甚至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
称代形式是日常语言交际中的普遍现象。其具有建立、维持及增进语言交际者间人际关系的作用。称代形式是语言中最易受到社会因素影响的部分,被普遍认为是反映人际关系的晴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