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丽丝·莱辛凭借其在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中期的作品荣获了20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无疑,莱辛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史上一位丰富而多产的作家。她在作品中揭露并反思了工业文明造成的自然生态危机,同时也揭示了人类精神层次上的生态危机才是更深层次的生态危机。与此同时,莱辛提出了解决自然生态危机和人类精神生态危机的最好途径,即人类应善待自然,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这种和谐正是莱辛在作品中一直在体现的。只有在这种和谐之下人类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本论文运用生态批评的相关理论对莱辛的小说《幸存者回忆录》《玛拉和丹恩历险记》加以分析,发掘莱辛对自然生态危机、社会生态危机和精神生态危机的忧思及其人文关怀的精神。 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引言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并简要介绍多丽丝·莱辛本人的情况,如出身、受教育程度、作品,以及这些因素对其创作产生的重大影响。此外,对《幸存者回忆录》《玛拉和丹恩历险记》的内容亦作了简要介绍,以便理解以下的文本分析。引言是论文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国内外对莱辛的研究现状,以及生态批评的起源和发展。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是论文主体。第一、二、三章主要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三方面对两部小说进行了分析,梳理出了多丽丝·莱辛在作品中所蕴含的生态意识。第四章分析了莱辛在作品中提出的解决精神生态和自然生态危机的途径,即倡导人类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的种种危机才能得以解决。在结论部分,笔者认为,莱辛深刻认识到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复杂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幸存者回忆录》《玛拉和丹恩历险记》反映了她的生态意识,展现了对人类贪欲和征服自然的批判,表达了对包括现代科技在内的现代文明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