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权赋能与农地产权实现路径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农地产权如何实现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人们长期关注的现实问题。“三农”问题是牵动着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国家高度关注农民权益与农民生活的改善工作,重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而土地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是农民生活的重要保障,因而对农地还权赋能与农地产权的实现路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还权赋能是指国家作为土地所有权人通过土地确权登记将部分土地权利返还农民,并赋予农民行使这些权力的权能。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运用土地产权理论,针对农民增收、农民产权认知、国家产权改革等问题解析了还权赋能改革与农地产权实现路径。本文根据实际情况,首先从城乡统筹发展及我国小农经济发展两方面出发,分析了还权赋能在我国改革过程中的必然性;其次,通过实证分析和实地调研对还权赋能与农村居民收入变化及农户对产权认知与行为认知的偏差进行了分析;最后,从中央农村改革的视角对我国农地产权实现路径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一、还权赋能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二、还权赋能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其与农民收入存在因果关系;三、农户对产权认知与行为认知存在偏差;四、还权赋能改革是中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五、农地产权实现路径可归纳为:还权—赋能—保障土地权益—实现农民增收。同时,分别从坚持推进土地确权登记、加大农地产权改革宣传力度、推广农地还权赋能改革经验、尊重农民土地产权诉求和重视贫困地区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虽然土地制度改革从来都离不开中国政府的主导,但中国农村真正合法的管理者却不是政府,而是独立自治的农村村委会。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村委会的处境一直十分尴尬——既是农
创业研究已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文章提出了基于心理资本理论的创业心理资本研究视角,概括总结了国外创业心理资本与工作压力、企业绩效等变量的研究成果与进展,并分
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是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要求,强北区域生态逐境系统管理,构建源头防控体
<正> 时间针灸学是针灸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方法上以时间因素为特定条件,其研究范围包括:子午流注法(纳甲法、纳子法、养子时刻注穴法).灵龟八法,飞腾八法,择时耳穴
纸浆模塑制品作为缓冲包装已出现和应用多年,其突出优点就是环境友好性,因此被普遍认为是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的EPS类缓冲包装材料的理想替代产品。然而纸浆模塑制品的缓冲机
简·奥斯汀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历经近二百年的考验经久不衰,受到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的喜爱和称赞。然而,以往所有对其作品所做的研
志怪小说是六朝小说的代表作品,似乎已成定论。但这仅是现代小说观念指导下的选择,六朝人将志怪小说归入史部,其小说观念显然与之不同。志怪小说历史地位的变化凸现了两种不
<正> 一、论题的提出1937年,在瑞典召开了国际生物周期规律科学研究会。自此,各国生物学家完成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创立了一门新的边缘学科——时间生物学(chronobiology)。时
为何要研究数学问题解决?问题解决对于今天数学教学有着怎样的价值与意义?我们当今该怎样开展数学教学?本论文主要是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的探讨。 论文回顾了问题对中国古代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北疆牧区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昌吉市阿什里哈萨克民族乡在1984年开始实行了牲畜作价归户、草场使用权承包到户的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