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应用RT-PCR方法,从马肝中扩增了两种马肝醇脱氢酶同工酶基因(hladh—e和hladh—s),并先后将其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30a、pET20b(+)、pkk223—3、pTrc99a上,进行表达研究。对菌体内表达的两种马肝醇脱氢酶同工酶(HLADH—E、HLADH—S)的活性进行了研究。另外,由于本研究克隆的基因来源于马肝,所以尝试将两基因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上,在酵母中进行了马肝醇脱氢酶基因表达的初步探索。
将扩增得到的hladh—e和hladh—s通过同源性比较发现,它与文献报道的hladh—e和hladh—s序列存在一个碱基的差异,但是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与文献报道的序列一致。将该基因先后克隆到各种表达载体上,构建成一系列重组质粒pLY105E/S、pLY106E/S、pLY107E/S、pLY108E/S、pLY109E/S、pLY110E/S和pLY115E/S。对这些重组质粒进行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在E.coliBL21(DE3)pLY109E/S中表达的重组蛋白HLADH—E/S可溶性效果最好。当菌体在LB培养基中于30℃振荡培养到OD600大约0.6时,用终浓度1mmol的IPTG诱导4h,可获得HLADH—E/S的高效表达。HLADH—E/S产量占菌体可溶蛋白的20%左右。
对菌体的可溶性部分进行了处理,用镍柱纯化HLADH—E/S。对纯化后的HLADH—E/S活性进行研究,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温度、时间、底物浓度和辅酶浓度。该酶纯化后活力达到1.04x103U/mg,有望应用于工业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