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多龙斑岩型铜金矿预测工作区多元信息找矿预测

被引量 : 23次 | 上传用户:echo_sea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工作是在参加西藏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基础上完成的,目的是为西藏铜矿资源的潜力评价中最小预测区的圈定提供遥感信息支持。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找矿潜力巨大,在西藏自治区铜矿资源潜力评价中地位举足轻重。但是,由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上的地质工作程度低,已有资料较少,给该成矿带的潜力评价工作带来了困难,遥感技术、区域化探技术能在该地区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西藏多龙斑岩型铜金矿预测工作区为研究区,以“典型矿床—成矿要素—预测要素—找矿预测”为总体思路,通过典型矿床研究总结了成矿要素;利用遥感地质技术,进行了遥感矿产地质特征解译,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总结了遥感有利成矿信息;利用区域化探技术,圈定了水系沉积物单元素异常及组合异常,总结了化探有利成矿信息;结合典型矿床的成矿要素以及遥感、化探有利成矿信息,总结了研究区的预测要素;最终,在优选预测变量的基础上,采用成矿有利度法,基于GIS技术在研究区内开展了找矿预测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西藏铜矿资源潜力评价提供了支持。研究结果对于西藏乃至我国西部其他相似地质条件地区进行潜力评价及找矿靶区圈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在充分搜集现有区域地质资料、典型矿床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借鉴西藏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及前人研究成果,对典型矿床成矿要素进行了总结。2、按照遥感地质解译的原则、方法以及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遥感技术要求,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并参考地质图解译了与斑岩铜矿相关线、环、色、带四要素,制作了遥感矿产地质特征解译图。3、以典型地物波谱特征的为基础,采用“掩膜+主成分分析”的异常提取方法、“平均值+n倍标准”的异常下限确定方法及算数平均的异常分级方法,提取了典型矿床范围内的ASTER蚀变异常,研究区范围的ETM+蚀变异常。通过蚀变异常特征分析,通过ASTER异常与已知矿体平面投影的对比、ETM+异常与ASTER蚀变异常的对比,论证了在研究区内采用ETM+异常进行找矿预测的可行性。4、采用迭代法、聚类分析、主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水系沉积物化探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较真实的反映了研究区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空间分布规律,圈定了单元素异常及组合异常,并制作了相应的异常等值线图。5、在综合分析地质、遥感、化探有利成矿信息的基础上,总结预测要素并优选预测变量,利用GIS技术,以网格单元为地质统计单元,采用成矿有利度法进行找矿预测,最终圈定了成矿有利的A、B、C三个级别的最小预测区,并通过与已知矿床(化)点的叠加对比分析,对预测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整套方法和流程是有效、可行的,适用于地质工作程度低、地质背景相似地区的快速找矿预测。
其他文献
以俄霍布拉克煤矿18m残留煤柱内巷道布置为研究背景,综合运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采空区残留煤柱的应力环境和变形状态,分析了不同宽度窄煤柱条件下煤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逐步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的第三次信息技术浪潮。基于传统互联网技术基础之上的物联网,其远期发
患者,女,78岁,因"胸椎术后3年,腰痛伴双小腿酸胀3个月,加重2周"入院。3年前外院诊断为"T11椎体压缩性骨折"并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恢复良好,术后定期随访。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
目的 观察缺氧诱导因子 - 1α在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表达的意义。方法 采用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 ( 2 VO)制备大鼠慢性脑缺血的动物模型 ,运用 Weste
客户关系管理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提高客户忠诚度和满意度的新型管理机制.本文从客户关系管理产生的原因谈起,继而阐述了客户关系管理的内涵及所应把握的原则.
随着3G业务的大规模普及,网络承载的业务逐步从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转移,运营商在2G网络上积累的运营经验已经不能满足新业务的要求,运营商的关注点不再是接通率、掉话率、语
目前,我国关于公证证据规则的规定过于简单。公证证据规则的不完善导致实践中错证、假证大量滋生,公证的公信力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构建我国的公证证据规则至关重要。首先,应
2010年制定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中国政府明确将环保产业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这表明环保产业的重要性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环保产业作为政策主导型产业,政府的
城乡统筹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城乡统筹的深入实行,将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从理论研究转向了实践行动,加速了我国
《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是高等院校高分子专业本科生学习高分子科学的关键实践环节。实验课内容需与高分子化学课程中理论知识紧密联系的要求决定了实验课内容的基础性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