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灰藓和中华羽苔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sxhshh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苔藓植物是植物界中的一个独特门类,全世界约有23000余种。近年来从苔藓植物中分离获得了大量结构新颖或生物活性显著的化合物,其中许多可作为新药研究的良好先导化合物,对苔藓植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表明苔鲜植物是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重要宝库。为了开发利用我国的苔藓资源,我们对灰藓科(Hypnaceae)灰藓属(Hypnum)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光谱学数据分析,鉴定了其中的9个化学成分。它们分别
其他文献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Schischk.未抽花茎的干燥根,味辛甘,性温,具有解表祛风、渗湿、止痉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等症。研究表明,升麻素苷和升麻素为防风的主要活性成分,有较强的抗炎消肿和解热镇痛作用。染料木苷(genistin),为广泛存在于大豆、槐、染料木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它具有弱雌激素活性、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多靶点和多细胞共同参与的生理活动过程,所以对于肿瘤的治疗不能只是简单的考虑通过抑制单个靶点来达到对肿瘤的治疗。以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 HDACs)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研究是当前的热点领域。HDACs调控了多种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的去乙酰化过程,对基因的调控、转录及细胞的增殖、分化、死亡也起到了一定的调控作用。HDACs已经被公认为是治疗癌症的一
自首例艾滋病(AIDS)于1981年6月被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确认以来,AIDS一直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AIDS以来,HIV感染人数不断上升,截止于2002年,我国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