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胃异常代谢产物组胺对奶牛肝脏中COX-2表达的影响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方式的普及,现代牧业中高产奶牛疾病的疾病增多明显,严重危害奶牛业健康发展,而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是高产奶牛的常见疾病,每年造成巨大损失。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时,瘤胃内产生的大量组胺是导致奶牛产生各种炎症的重要因素。炎性因子COX-2、IL-6、TNF-α及NF-κB信号通路与炎症的产生密切相关。为研究奶牛瘤胃酸中毒时血液内组胺浓度的变化及对奶牛炎性因子及炎性信号通路的影响,本试验通过对健康奶牛饲喂高精料日粮,诱发亚急性瘤胃酸中毒,促使瘤胃内大量产生组胺,手术安装血管瘘管采集门静脉和肝静脉血液样品,通过检测血液中组胺含量及COX-2含量,并通过RT-PCR对在体肝脏中的COX-2、NF-κB、IL-6、TNF-α表达水平进行相对定量和绝对定量检测,为组胺对奶牛炎性信号通路产生的影响提供一定的依据。1.不同日粮精粗比对奶牛组胺和COX-2产生的影响随机选取6头泌乳期的成年健康奶牛,随机分组,采用2×2的拉丁方设计,对两组奶牛分别饲喂等能等氮的高精料日粮和低精料日粮,诱发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手术安装血管瘘管采集门静脉和肝静脉血液样品,组胺Elisa试剂盒检测血液中组胺含量,牛COX-2 Elisa试剂盒检测血液中COX-2的含量。结果表明,高精料组奶牛门静脉内组胺浓度较对照组均有所增加,高精料组组胺平均浓度(19.99±0.21ug/L)较低精料组(18.12±0.35ug/L)差异显著(P<0.05),而高精料组血液中平均COX-2浓度(38.36±0.32ng/ml)较低精料组(12.45±0.41ng/ml)也有显著提升(p<0.05)2.不同日粮精粗比下组胺差异对COX-2、NF-κB、IL-6、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为了解不同日粮状况下奶牛体内组胺含量变化对肝脏内COX-2、NF-κB、 IL-6和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研究奶牛肝脏对组胺反应的作用机理,本试验通过实时荧光相对定量PCR (RT-PCR)技术检测了高精料日粮状况下奶牛肝脏内COX-2、NF-κB、IL-6核TNF-α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并分析了其与高精料时组胺浓度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高精料组NF-κB、COX-2、IL-6和TNF-α的表达较低精料组均有升高,且NF-κB、COX-2、IL-6和TNF-α四个基因的表达有显著升高(p<0.05)。本试验证明了奶牛SARA中血液内组胺浓度的升高可诱导肝脏对其转化和降解的效率增加,且组胺含量的增高可诱导奶牛肝脏中NF-κB信号通路的打开,进而导致COX-2等炎性基因表达。3.不同日粮精粗比下COX-2表达的绝对定量检测通过穿刺分别采取高精料组奶牛和低精料组奶牛的肝脏样品,提取总RNA并进行反转录,PCR反应后使用DNA凝胶回收试剂盒对DNA进行回收,得到的目的DNA连接19T-vector,之后转入感受态细胞DH5α进行大量培养。培养的菌液DNA测序后证实目的DNA成功导入后,使用试剂盒提取质粒,以质粒DNA为标准品分别稀释10、102、103、104、105、106、107和108倍,进行RT-PCR,得到COX-2扩增标准曲线,计算COX-2的表达量。结果发现:高精料奶牛COX-2的平均拷贝数(5320)较低精料牛(1690)均显著升高(P<0.05),差值为3630,平均升高比率为225%证明组胺含量的增高可导致COX-2表达增加。
其他文献
【摘要】化学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在掌握基础知识后,要加强化学物质的试验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够巩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而实现对学生的综合性培养。然而,由于我国高中教学资源短缺,教学任务量巨大,教师往往为了减少工作量,通常采用填鸭式教学法,既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单方面向学生灌输化学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与化学教学内容极不相符,对
PD-1(Programmed cell death1)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最早在T细胞杂交瘤细胞凋亡调节研究中发现,Ahmed及其同事在LCMV慢性感染小鼠模型中证实PD-1是T细胞表面的一种抑制性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教学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但面对目前无法改变的中国教育大体制和各校各地方巨大的升学压力,我们又应该如何做到减轻学生负担,如何消除学生日益严重的厌学情绪,如何让学生不要太早的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以生为本呢?作为教师,我们能做的,是尽量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中探索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为学生创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的遨游。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94-02  在“一切为了学习”的理念下,英国教师非常注重用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笔者在参加北京市教育委员立项的中英合作学习课题中,通过观摩英国教师教授的课程,对英国教师的课堂教学有了非常深的感受,本文通过英国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英国教师课例分析,为读者呈现英国课堂教学的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和教师能产生心灵的“碰撞”,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让他们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这和教师的自身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师要更注重自身素质的发展,在不断学习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这样才能让学生爱上你的课堂。  【关键词】课堂 师生 “碰撞” 教师自身素质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要】本文结合高职学院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特殊性,针对基于Moodle平台的教学方法的设计展开论述。阐述了平台所具备的功能模块及教师如何结合三个过程进行课程教学方法的有效设计,从而引领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Moodle平台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30-02  一、M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