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前列腺癌是威胁老年男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由于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并出现远处转移。骨骼是前列腺癌转移的常见部位,有超过3/4的患者在其病程中会出现骨转移,甚至较多患者在初诊时即已出现骨转移。骨扫描是检测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常用临床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骨扫描呈过度检查状态,国外较多学者针对前列腺癌骨转移风险因素相关分析及危险分层预测模型的建立进行了较多研究,旨在排除不必要行骨扫描检查的患者亚群,但基于欧美人群的研究结果或许并不适用于中国人群。因此,本研究基于我院初诊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确定前列腺癌骨转移风险因素以及骨转移极低风险组,并基于大规模数据建立预测骨转移风险的列线图(nomogram)模型,初步评估我国前列腺癌患者进行骨扫描检查的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1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初诊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直肠超声前列腺穿刺活检并被确诊为前列腺腺癌。评估骨转移组与非骨转移组患者之间年龄、血清钙、红细胞分布宽度、碱性磷酸酶、中性粒淋巴百分比、TPSA、FPSA、前列腺体积、cTx、Gleason评分水平的差异。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转移风险因素,将有差异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骨转移独立风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分析预测效能。此外,我们基于临床数据绘制骨转移预测模型的nomogram,并绘制校准图评估预测准确性。结果:共纳入患者332例,其中骨转移患者151例,非骨转移患者181例。t检验结果提示,年龄、血清钙水平两组间并无差异(p>0.05),Mann-Whitney秩和检验表明TPSA、FPSA、中性粒淋巴百分比、碱性磷酸酶、Gleason评分和cTx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PSA、FPSA、前列腺体积、Gleason评分、碱性磷酸酶、cTx是骨转移风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TPSA、Gleason评分≥8、碱性磷酸酶、cT3-cT4是骨转移的独立风险因素。TPSA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6,Gleason评分的AUC为0.769,ALP的曲线下面积为0.850,cTx的AUC为0.799,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Nomogram的一致性指数为0.97,校准图可观察到预测曲线与实际值代表的45°斜线贴合度较好,表示该模型的准确度较高。结论:(1)TPSA、Gleason评分≥8、cT3-cT4、碱性磷酸酶是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独立风险因素;(2)初诊前列腺癌患者T1-T2期、Gleason评分≤7且TPSA<20ng/ml的患者骨转移发生率极低,若不考虑行手术治疗,常规行骨扫描检查或许并无必要;(3)基于我院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绘制的nomogram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以及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可协助临床医生对初诊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风险进行精准化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