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检测活性小分子的快速响应型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生物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g13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性小分子在细胞功能的调控、信号传导、新陈代谢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过量产生的活性小分子与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因此,实时监测活性小分子在体内的变化,更好的了解它们在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发展理想的检测工具是十分必要的。目前,荧光探针已经广泛应用于细胞内活性小分子的分析检测,但由于活性小分子本身具有稳态浓度低,反应活性高等特性,且生物体内复杂的环境都给活性小分子的检测带来了一定难度。同时现有探针与活性小分子的反应时间长,这也给在细胞水平监测小分子的真实浓度变化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设
其他文献
橄榄石结构的LiMPO4 (M=Fe, Mn, Co, Ni)自从被Padhi等人提出可用于锂离子电池后,因其具有低成本、无毒性、优良的循环性能等优点,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研究。但是纯相的LiMPO4极低的本征电子电导率、锂离子扩散系数和堆积密度严重影响了其电化学性能,并阻碍了它们的应用。针对纯相LiMPO4极低的电子电导率、离子扩散系数和堆积密度,广大研究者主要通过改进合成方法(主要包括球
细胞的生命过程需要氧化、抗氧化小分子的协同参与,为了发现以往在细胞群体研究中因统计学检测而被掩盖或无法发现的生理机制,进一步研究生理病理过程,需要准确获取单细胞内这些小分子的种类和含量信息。但是,由于细胞体积小,细胞内许多目标小分子不仅浓度低、浓度差异大,而且反应活性高、可以相互转化、相互影响、无法扩增等条件的限制,目前商品化仪器难以准确定量单细胞内这些小分子物种的含量,导致一些分析问题至今尚无解
BaCeO3基导电陶瓷材料因其具有特殊的质子导电功能,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气体传感器、有机物的氢化和脱氢、常压合成氨、氢的电解制备、分离和提纯等能源变换及薄膜
本文分别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MP2理论对苯胺的酰化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在甲酸参与反应的酰化反应机理研究过程中,采用了DFT和MP2,分别在B3LYP/6-31G(d,p)和MP2/6-311++G(2d,2p)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