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聚丙烯复合纳滤膜及其过程应用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gxf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耐溶剂纳滤膜将膜技术从水溶液体系推广至有机溶剂体系,拓宽了膜技术的应用领域,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的复合纳滤膜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因此,本文将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聚酰亚胺/聚丙烯(PI/PP)复合纳滤膜。首先,合成并提纯了有机相单体均苯四甲酰氯(BTAC)。采用丙烯酰胺接枝法对PP膜表面进行亲水改性,考察了硝酸的浓度、接枝时间以及水解时间对亲水效果的影响。并且选定了较优的亲水化条件,在此条件下,膜的接枝率达到1147μg/cm2,接触角由127°降至47°,而膜的纯水通量、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影响均不大。其次,以亲水改性的PP膜为基膜,以BTAC和间苯二胺(MPDA)为有机相单体和水相单体,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PI/PP复合纳滤膜,通过SEM和FTIR分别来表征膜结构和膜材料中所含的基团,以膜对1g/LNa2SO4溶液的水通量和对Na2SO4截留率为评定指标,考察了MPDA浓度、BTAC浓度、亚胺化试剂种类以及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氯化铵(TBAC)的影响。随MPDA浓度增加,水通量先减小,后趋于稳定;截留率先增加,后趋于稳定。随BTAC浓度增加,水通量先减小,后略有增加;截留率先增加,后略有减小。亚胺化试剂中以2-甲基吡啶为催化剂时,膜表面均匀致密,带来膜的性能更好。当在水相中加入TBAC以后,促进了水相中单体向有机相的转移,所制备的功能层厚度增加,且均匀致密,因此复合膜具有较好的分离性能液。在0.5MPa过膜压差下,水通量约为11.89L m-2h-1,截留率约为92.86%。随后,考察了纳滤复合膜对各种溶剂的耐受性能,实验中使用了7种常用有机溶剂,从浸泡后复合膜对1g/LNa2SO4水溶液中Na2SO4的截留率变化来看,所制备的纳滤复合膜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能。最后,考察了此有机溶剂纳滤膜的过程应用。处理大豆油占25wt%的大豆油/正己烷体系时,随过膜压差增加,膜的透过能力线性上升,而截留率几乎不变。在1.1MPa过膜压差下,透过通量为10.43L m-2h-1,膜对大豆油的截留率达到92.40%,渗透液中大豆油的质量分数约为1.9%。浓缩环丁砜浓度为1%的水溶液时,随过膜压差增加,膜的透过能力也线性上升,而截留率几乎不变。在1.1MPa过膜压差下,透过通量为12.35L m-2h-1,膜对环丁砜的截留率为84.31%,透过液的COD值为90mg/L(<100mg/L),透过液可以达到一级排放标准.。通过膜70h长期运行试验可知,膜具有较好的分离稳定性,同时膜本身也具有稳定性。这说明了该复合膜在有机物浓缩、有机溶剂回收以及低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对排汽管道设计计算方法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 ,明确提出了安全阀排汽管道设计计算参数的确定方法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计算 ,找出了不同计算方法所适用的范围和条件
近十年,公路及桥梁建设迅速发展,我国广大沿海地区修建了大量的跨越河口、港湾、岛屿等处的大桥及沿海高速公路。海岸、岛屿公路网必然会受到潮汐、波浪、风暴潮、台风、海冰等
随着我国对重点流域环境治理的要求不断加强,及为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环境,国家环境保护部专门制定了新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而由于在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带形城市是我国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常见的城市空间形态,具有自身典型的特征,包括城市土地利用形态和空间结构、独特的交通等特征。带形城
本文的在前人对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和1,3-二甲基-6-氨基尿嘧啶(DMAU)两种PVC有机热稳定剂的研究基础之上,研究了它们的协同热稳定性,并找到了最佳的添加比。并且将两种与TRIS有
人工湿地作为污水处理工艺投资小、能耗低,并且对有机污染物和传统二级处理工艺中较难去除的氮、磷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课题以西安皂河为研究对象,其在渭河的众多支流中污染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中铁S局如何根据战略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研究分析外部环境及内部相关资源情况,对公司科技发展进行正确的战略
汽车同步器齿环摩擦材料是一个复杂的复合体系,填料加入的数量能够明显地影响其加工和使用性能.为了表征该配方体系中所使用的主要填料碳纤维表面存在的基团种类和数量,从而
以反应介质和主催化元素为线索,对双氧水为氧源的烯烃环氧化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我国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以及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都是向劳动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