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雨水花园、雨水渗井是海绵城市建设中典型的低影响开发措施,目前国内外针对两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结构设计、应用效果等方面,然而此类设施在雨水径流集中入渗条件下对土壤、地下水的影响过程及污染风险尚不明确,影响了此类设施的合理应用。因此,为了海绵设施的合理化配置及科学推广,有必要开展海绵设施雨水入渗对土壤、地下水的影响研究。本文以西安理工大学的两个雨水花园和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渗井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8~2019年两个研究区域的降雨数据,并通过现场实验监测获取了 2018~2019年两种海绵设施的进出水数据、地下水埋深、地下水质数据,分析了两种雨水设施对雨水径流的调控效果,并探讨了雨水径流集中入渗条件下对地下水埋深、地下水质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雨水花园对雨水径流中污染物质总磷、总氮、COD、氨氮、硝氮的去除率均值分别为53.81%、30.57%、22.10%、78.89%、-56.40%,且去除率与场次降雨量具有相关关系,其中对总氮、总磷的去除率与降雨量呈非线性相关,对COD的去除率与降雨量关系呈线性正相关。相较于2018年,2019年雨水渗井对雨水径流中总氮、COD、氨氮的去除效果趋于稳定,去除率分别为32.45%、16.09%、12.32%,但对总磷、硝氮的去除率仍不稳定。(2)雨水花园地下水埋深的年际、年内变化均与降雨量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场次降雨条件下,影响雨水花园地下水埋深变幅较大的因素为场次降雨量,随着降雨量的增大,雨水花园地下水埋深变幅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降雨量为25mm时变幅最大)。通过MODFLOW数值模拟预测,在经历丰、平、枯不同水平年份后,雨水花园地下水埋深的上升幅度分别为0.27~0.38m、0.16~0.27m、-0.33~-0.14m。通过对渗井设施2017~2019年地下水埋深的变化趋势分析,得出结论:渗井建设前后,地下水埋深的上升幅度为0.48m;渗井对地下水的补给与降雨显著相关,但存在一个月左右的滞后性。(3)雨水径流集中入渗会对雨水花园地下水中COD、总氮、重金属Cu等指标具有一定影响,其中COD对降雨的响应具有1~2天的滞后性,对总氮的影响在汛期较大;应用地下水质量综合评分法、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以及地下水环境容量指标评价法对雨水花园区域的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在汛期雨水花园地下水质更易受到降雨径流集中入渗的影响,不同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关系为J1>J3>J2,入流口处更易受雨水径流入渗影响。通过MODFLOW地下水质模拟,丰水年后雨水花园地下水中总氮受到一定影响。2018~2019年渗井区域的地下水质的变化趋势以及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距离渗井较近处的地下水质反而优于较远处,故可认为地下水埋深为12~15m的研究区域建设渗井未对地下水质造成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