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遗嘱信托制度的构建研究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dao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遗嘱信托在人们继承上对遗产的处理分割提供了新思路,区别于传统的继承模式的选择,遗嘱信托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此外,遗嘱信托作为一种独特的财产管理选择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被广泛运用。遗嘱信托制度最早可在罗马时期的遗产信托中窥得其萌芽,在英国的用益制度中探得其开端。随着时代的发展,遗嘱信托制度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普遍适用,在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也进行了移植。我国于2001年实施《信托法》中对遗嘱信托制度进行了立法上的确认,明确在我国法律体系上是存在遗嘱信托制度。虽然遗嘱信托在立法上给予了支持,但是在实践中的传统观念、社会信用的影响以及法律制度的障碍,遗嘱信托制度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构建。例如包括但不限于遗嘱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归属不明,信托成立方面存在着瑕疵,以及信托登记制度方面存在着争议,遗嘱信托与“必留份”之间的冲突问题等等此类问题限制了遗嘱信托的发展。目前,我国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而不断的发展经济,公民的钱袋子也逐渐鼓了起来,已经具备遗嘱信托在我国扎根发芽的经济基础。本文主要通过对遗嘱信托制度的案例引进以说明遗嘱信托的独特功能,从而展开我国具有发展遗嘱信托的基础性论述并提及我国是存在大量的市场需求的,遗嘱信托发展具有明显可见的前景。同时也对我国目前的立法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出“需求与供应”之间存在着冲突。并且通过制度性的比较,凸出遗嘱信托制度具有不可替代性。说明遗嘱信托制度构建的重要性。此外,对遗嘱信托的相关性理论进行分析,对我国遗嘱信托构建模式的选择以及具体的操作进行了探讨,并对我国遗嘱信托制度构建障碍进行分析和解决。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开头是文章的导言,重点于对问题的提出并指出研究的现状、意义,从而为正文部分做好研究的准备。通过新闻报道以及相关的司法案例对遗嘱信托研究对象的引出,为遗嘱信托在我国的发展提供研究基础。第一章主要对遗嘱信托进行案例的引导,通过案例说明遗嘱信托具有的优势以至于被许多人采用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民众已经具备了遗嘱信托的需求和信托制度不断发展的基础。并同时指出我国目前遗嘱信托发展现状,立法滞后以及实践的缺失导致遗嘱信托的发展与需求之间存在冲突,需要进行解决。第二章主要是对遗嘱信托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并和我国目前现存的制度进行对比,突出遗嘱信托制度的独特性,是不能够被其他制度所取代的。指出,我国遗嘱信托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三章是对我国遗嘱信托制度的构建,通过对立法模式的分析并进行选择,指出继承法模式适合我国的国情发展。并针对遗嘱信托进行具体的构建,对遗嘱信托的全流程、遗嘱信托当事人、财产进行分析构建并结合域外国家的具体规定予以相应的完善。同时,对我国遗嘱信托制度构建的障碍进行相应的分析,遗嘱信托的成立、登记以及与“必留份”之间的冲突进行分析和提出相应的完善意见。
其他文献
针对当前一、二次设备存在的问题,设计了适用于数字化变电站内部的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实现对站内关键设备的在线监测,同时为设备状态检修提供了科学依据。
沙角电厂C厂3台660MW机组发电机曾存在漏油和氢气纯度低、露点高等问题,严重威胁机组的安全运行。通过全面的分析和试验研究,找出了导致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发电机氢侧回油
随着海外华工的日渐增多,中国驻外使馆纷纷设立。在长期的外交事务中,中国驻美使馆官员一方面奋力与美国政府抗争,一方面努力探索保护旅美华工的最佳良策,并提出一系列保护方案。
野生古树茶具有特殊的风味和药用价值。在自然条件下贮藏1年~5年,采用化学分析手段对其茶多酚等8个成分进行测定。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总的趋势是下降,分别是5.35%、1
众所周知,与外国人交往,首先要掌握外语,其次还要了解一些外国的社交文化等。忽视了这一点,就很可能会产生不愉快的后果。因此,与日本人交往,除了要掌握好日语外,还要了解一些日本的
火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州大地的文化重镇——商丘有着密切的关联。出现在商丘的火祖燧人氏和火神阏伯是火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两大中心人物。商
以MEMS滤波器中的MEMS开关牺牲层的工艺为例,通过同时运用聚酰亚胺和正胶作为牺牲层材料的方法,避免了牺牲层单独使用聚酰亚胺做材料难于去除,或单独使用光刻胶做材料,叠层旋
介绍了黑色素的形成机制和美白祛斑产品的主要活性成分,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在美白祛斑化妆品功效评价上的进展情况,包括美白祛斑活性成分评价、美白祛斑化妆品的体外及体内功效
家庭作业努力是评估学生家庭作业行为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家庭作业完成的主动性、投入性、注意力专注性和试图完成家庭作业的比例或任务数量4个维度。个体的性别、责任心、家
<正>学生们感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有难度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问题的实质是什么?能否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成了困扰语文教师们的大难题,也就相应成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