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内异症大鼠动物模型,探讨芳香化酶在内异症发病机制中作用;以孕三烯酮(内美通)和芳香化酶抑制剂(瑞婷)为对照,观察中药罗氏内异方对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芳香化酶表达的影响;同时比较三类药物对大鼠血清E2、TXB2、6-Keto-PGF2α水平的影响,分析药物临床应用优劣势。 方法 采用大鼠自体子宫内膜手术移植法建立的内异症动物模型,造模4周后分别给予罗氏内异方、内美通和瑞婷治疗3周。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E2、TXB2、6-Keto-PGF2α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芳香化酶的表达。 结果 (1)大鼠内异症造模成功率为83.3%。(2)各用药组异位囊肿直径小于非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非模型组的在位内膜芳香化酶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在位内膜的芳香化酶表达低于相应异位内膜(P<0.05)。三种药物的不同浓度对异位内膜的芳香化酶表达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瑞婷低高浓度组、内美通低浓度组、中药高浓度组与空白模型组比较,能明显抑制芳香化酶的表达(P<0.05)。高浓度内美通的在位内膜的表达最高,与其他用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4)各组药物中内美通对E2生成的抑制作用最明显(P<0.05),E2的血清含量与浓度梯度成反比;高浓度中药和瑞婷也会导致血清E2的下降(P<0.05),但不如内美通的作用强;但低浓度的中药对血清E2水平无影响。(5)高浓度罗氏内异方组血清能下降TXB2和T/K值,与西药组及无用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自体移植法建立非动情期大鼠内异症模型同时给予雌激素支持异位内膜生长,造模结果理想,证实此法经济可靠,尤适用于同批大样品的研究。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出正常子宫内膜有低水平芳香化酶的表达。模型大鼠的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的芳香化酶的表达异常升高,异位内膜更为明显,证实了芳香化酶在内异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芳香化酶抑制剂(瑞婷)明显抑制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芳香化酶的表达,作用强于内美通;使血清E2水平下降,但不如内美通明显。一定浓度的罗氏内异能够抑制内异症模型大鼠异位内膜芳香化酶的表达,适度下调血清E2水平,对在位内膜的芳香化酶的表达影响不大;但中药对芳香化酶和血清E2的作用不如内美通和瑞婷明显。提示通过抑制异位内膜的芳香化酶的表达是罗氏内异方治疗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