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染料被广泛应用,染料生产企业也日益增加。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含染料废水的产生,以及由此导致的各种环境污染问题。水体中重金属污染一直是国内外科研人员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在工业和生活废水中,往往出现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的情况,例如染料废水中就同时存在染料和重金属,人们开始重视多种污染物的同时处理。利用微生物絮凝剂处理污染物是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水处理方法,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它不仅能够处理染料污染,也能重金属污染。本研究从环境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效的絮凝剂产生菌B2,对其进行传代培养,发现该菌遗传稳定,所产生的絮凝剂传代絮凝活性保持在76%左右。对该菌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初步鉴定为动胶菌属(Zoogloea sp.)。为了提高该菌的絮凝剂产量和絮凝活性,在分离筛选培养基的基础上优化了培养基成份,发现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无机盐搭配为K2HPO4、MgSO4、KH2PO4。新培养基成份使絮凝活性提高到90.67%。进一步研究絮凝条件,得出结论:最佳絮凝体系pH值为8.0,絮凝剂最佳投加量为2.0mL,絮凝活性提高到93.47%。研究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的一般方法是高岭土悬液试验,投加的并非絮凝剂纯品,而是培养液。对100mL培养液进行粗提,得到絮凝剂干制品0.07075g,使用干制品投加到高岭土悬液,絮凝活性提高到95.88%。在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制基础上,利用该絮凝剂对六种染料进行脱色处理,结果表明:该絮凝剂对酸性染料和活性染料的处理效果较好,对盐基染料几乎没有效果。进一步研究酸性染料和活性染料的处理效果,发现最佳pH值为3.0。弱酸性艳蓝RAW和弱酸性红B的最佳投加量为50mL,最大脱色率分别为93.85%和89.17%;弱酸性黄G的最佳投加量为40mL,最大脱色率为87.01%;活性黄3RS和活性红M-RB的最佳投加量为60mL时的最大脱色率分别为89.02%和72.19%。对重金属Pb2+的处理研究表明:该絮凝剂对重金属的去除符合离子交换原理,去除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絮凝剂官能团上的H+与Pb2+发生离子交换。为了提高处理效率,测得最佳pH值为6.0,最佳投加量为30mL时,最大去除效率为68.72%。在之前几个实验的基础上,本文开创性地首次使用絮凝剂对含染料弱酸性艳蓝RAW(AB80)和重金属Pb2+的混合溶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染料的存在抑制了微生物絮凝剂对重金属的处理效果。后续实验通过调整pH值和增加投加量使絮凝剂对两者的达到较好的效果。在pH为5.3,投加量为60mL时,AB80和Pb2+的最大去除率分别达到82.98%和66.39%。由于微生物絮凝剂本身的复杂性,目前学术界对微生物絮凝剂结构和组成的理论研究尚不充分,本论文对该絮凝剂处理染料和重金属的机理探讨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这方面的研究是微生物絮凝剂工业化生产和应用的重点和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