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课题旨在探讨磷酸钙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作为克林霉素载体的可行性;不同材料内植物对表皮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被膜的影响;探讨复合克林霉素的磷酸钙水泥(clindamycin-loaded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LCPC)预防兔膝关节内植物感染的可能性及体内CLCPC释放的克林霉素对其骨再生有无影响。 方法 CPC作为克林霉素载体的可行性研究:根据ASTM C266-89方法测定0%、2%、5%CLCPC的固化时间。HPLC测定2%、5%CLCPC试样浸于PBS液中克林霉素的释放浓度和动态观察释放持续时间。采用平皿扩散法观察2%、5%CLCPC及2%CLPMMA体外抑菌能力。XRD及SEM观察分析0%、2%、5%CLCPC的固化产物及其晶体大小。 不同材料内植物影响生物被膜形成的体外研究:表皮葡萄球菌及其形成生物被膜能力鉴定。体外将不同材料内植物试样与表皮葡萄球菌共同培养,通过SEM观察不同材料试样表面生物被膜形成情况。并将不同材料试样表面粘附细菌经胰酶消化定量接种培养进行菌落计数,确定表皮葡萄球菌容易在何种材料试样表面粘附及形成生物被膜。 CLCPC预防内植物感染的实验研究:新西兰大白兔1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肌注组及CLCPC组。兔膝关节内植物术后接种1ml×0.5Mc表皮葡萄球菌,对照组不给予处理,肌注组及CLCPC组分别肌注克林霉素和局部使用CLCPC预防感染。术后每天观察伤口情况,测量体温、体重,行WBC检查。SEM及LCSM观察UHMWPE垫圈表面生物被膜形成情况。 CLCPC体内形成新骨的观察:本实验共用前一研究兔子模型,观察股骨髁骨缺损处CLCPC新骨形成;骨组织不脱钙切片及X线片检查观察CLCPC降解和成骨情况;SEM观察CLCPC与骨组织交界处整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