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恩格斯的慈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想准确理解他们的慈善思想,需要将马克思恩格斯的慈善思想置于西方慈善传统的总体脉络中加以考察从而厘清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资产阶级慈善的实质内容。在此基础上,我们方能进一步阐明马克思恩格斯的慈善思想对于中国当代慈善事业的指导意义。本文立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慈善理论、西方的慈善传统以及中国慈善活动的现状等内容进行论述,主要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梳理了西方近代慈善理论与马克思恩格斯慈善理论的关系。西方近代慈善的理论与实践具有两个不同的传统,即慈善的宗教传统(Charity)与慈善的世俗传统(Philanthropy)。前者意指基于同情心的人类互助行为,后者则着重于人类社会的改良计划。马克思恩格斯绝不反对基于宗教传统的慈善行为,与此同时,他们是从世俗传统出发来理解近代西方的慈善活动。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对西方近代慈善的批判,其实质在于反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主导的社会改良计划以及由此造成的慈善异化现象。第二章阐明马克思恩格斯对西方近代慈善异化现象的具体分析,通过全面梳理马克思恩格斯针对慈善问题的相关文本,作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对西方近代慈善异化现象的分析主要包括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也就是施助者通过做慈善获得了道德感,而受助者将贫困问题归因于自身,不再反思自己的问题可能是社会结构总体问题造成的;2.慈善行动模式的异化,也就是利用慈善进行牟利;3.慈善主体的异化主要是指社会问题应该由社会或者国家来承担而不应该依靠个别的慈善组织。第三章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慈善异化理论出发,反观中国当代慈善。通过分析中国当代慈善活动中异化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成因,尝试探讨发展中国当代慈善事业的可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