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是现代危害养猪业的一种重要的病原,几乎世界各国都有发生。由于链球菌血清型较多,抗原结构复杂,在临床上呈现不同的症状,如败血症、脑膜脑炎、心内膜炎、肺炎、化脓性淋巴结炎、关节炎等,还常常与其他疾病发生合并感染,多发于3-12周龄断奶后的仔猪。这种细菌也从越来越多的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及鸟类中分离到,危急到人类的公共卫生安全。本病的病原体为多种溶血性链球菌,该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根据血清学反应,可分为20个血清群,较重要的有A、B、C、D、E、F、L、R等血清群,其中R、F群既可引起猪发病,也可导致人发病,近年来国内外已发生了数起R群的猪链球菌2型感染人的事件。猪链球菌按其荚膜抗原的差异,可分为35个血清型(1-34及1/2),猪链球菌2型是其中致病力最强、最常见的一种;此外,猪链球菌1型、7型及9型也可致猪病。对该菌的致病因子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本实验就近几年从各邻近省市采集的猪的病料中,对分离的链球菌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寻找快速、安全、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方法,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2003年—2007年期间,分别从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安徽等19个省市收集的病猪及病料中,共分离到链球菌472株。2.采用进口兰氏分群试剂盒A-G群,对472株链球菌进行分群鉴定,由实验结果可知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安徽等19个省市的链球菌病的血清群分布情况如下:D群占258/472(54.5%);G群占51/472(10.8%);D/F群25/472(5.29%);F群占25/472(5.29%);C群占4/472(0.84%);B群占3/472(0.63%);D/G群占3/472(0.63%);未能用该试剂盒分群的占103/472(21.8%)。3.同时合成一对谷氨酸脱氢酶(gdh)引物,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筛选出猪链球菌260株(占链球菌的55.1%)。4.根据相关资料合成主要毒力因子:荚膜多糖(cps)、溶菌酶释放蛋白(mrp)、细胞外蛋白因子(ef)及溶血素(sly)4对引物对已鉴定的猪链球菌,进一步运用PCR方法鉴定。猪链球菌2型的有101株(占猪链球菌的38.8%),其中已鉴定了77株猪链球菌2型毒力因子的分布为ef+/sly+/mrp+有44株(占57.1%),ef-/sly-/mrp-有9株(占11.7%),ef-/sly-/mrp+有15株(占19.5%),ef-/sly+/mrp+有3株(占3.9%),ef+/sly-/mrp-有1株(占1.3%),ef+/sly-/mrp+有2株(占2.6%),ef-/sly+/mrp-有3株(占3.9%)。5.对PCR鉴定为猪链球菌2型的菌株,进行葡萄糖、核糖、甘露醇、甘露糖、山梨醇、乳糖、棉子糖、阿拉伯糖、七叶苷、马尿酸盐、淀粉、精氨酸、MR、VP的生化实验。结果发现猪链球菌2型的生化特性差异太大,对糖的发酵不活泼,也不稳定,难于作为分类依据。6.在2006年7、8月部分省市猪群发病高峰期间,分离并鉴定的优势血清群菌株,并制备成自家苗在三处鉴定为猪链球菌病发生养殖户及地区使用,结合高免血清治疗,能很好的控制疾病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