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期刊论文在加强学术交流,扩大学者国际学术影响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一进程中,学术声音在写作领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介入研究已成为不同学科写作的研究趋势。所有文本都包含多种声音,因为文本作者对词句的选择会受到前人使用状况的影响。因此,作者所选择的语句并不总是个人思想的表达,而是包含着与前人观点交流的动态过程。读者通过这些声音将会塑造出自己心中的作者形象。存在于文本中的各种声音相互对话,彼此争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期刊论文在加强学术交流,扩大学者国际学术影响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一进程中,学术声音在写作领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介入研究已成为不同学科写作的研究趋势。所有文本都包含多种声音,因为文本作者对词句的选择会受到前人使用状况的影响。因此,作者所选择的语句并不总是个人思想的表达,而是包含着与前人观点交流的动态过程。读者通过这些声音将会塑造出自己心中的作者形象。存在于文本中的各种声音相互对话,彼此争论,而介入系统就是作者通过表达否定、支持、承认等态度来调节各种声音之间关系的手段。理论上说,学术论文的相对客观性特点决定了介入资源并不适用于此类写作,但介入资源不仅展现写作的主观性,而且也是说服论证的一种手段。然而以往研究很少把整篇学术论文作为介入的分析对象,即使学术论文中某部分的介入资源比其他部分少,这也不能说明介入资源在此部分就不重要。因此,比较分析中国作者与英语母语者语言学论文中介入资源的分布特征、功能差异,以及产生此种异同的原因,对促进国际语言学期刊论文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是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中国作者和英语母语者在24篇国际语言学期刊(《应用语言学》、《记忆与语言杂志》、《二语写作学报》及《现代语言杂志》)论文中介入资源的使用情况。本实证研究自建了两个语料库,即中国作者介入语料库与英语母语者介入语料库。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出发,对不同群体在英语期刊论文中使用介入资源的特点和实现功能的异同进行了解释。介入的本质即作者声音与文本内各种声音沟通协商的过程。因此,本文认为论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介入资源的使用有着最基本的影响力。虽各类介入资源均被用于所选期刊论文之中,但其使用频率仍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而言,英语母语者对介入资源的使用要多于中国作者。两组作者都更喜欢用多声资源而不是单声资源,更倾向于使用对话收缩资源而不是对话扩展资源。在各种介入资源中,弃言资源使用频率最高,包容资源次之。然而,中国作者对弃言与归他的使用要多于英语母语者。宣言资源在中国作者介入语料库中占比最低,而在英语母语者介入语料库中归他使用频率最低。从期刊论文主体的各部分来看,英语母语者无论是对论文引言部分介入资源的总体使用还是对每种资源的单一使用都要少于中国作者,而且他们更倾向于使用对话收缩而不是对话扩展,但这两种资源在中国作者论文中的使用频率较为一致。在期刊论文的方法论部分,包容及归他在两个语料库中的使用频率没有显著差异,两组作者对宣言的使用频率都最低。在讨论部分,归他在两个语料库中的使用频率相似,是使用最少的介入资源。最后,在结论部分,两组作者都更倾向于使用对话扩展而不是对话收缩,在他们对各种介入资源的使用中,包容使用频率最高,弃言次之。介入资源能在期刊论文中实现人际功能。中国作者和英语母语者在论文中都运用了介入资源来实现作者突显功能、多方合作功能以及他者突显功能。单声与对话收缩资源可以帮助作者掌控绝对话语权从而体现了作者突显功能,包容资源为其他人表达意见提供了可能从而实现多方合作功能,最后,作者通过归他资源在论文中引入外部声音来实现他者突显功能。具体来说,本文发现两组作者通过介入资源实现了不同的人际功能。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更倾向于体现作者突显功能及多方合作功能,而他者突显功能情况则相反,其在中国作者介入语料库中被运用地更多。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作者与英语母语者在使用介入资源以及实现.人际功能方面各自有所偏好,这些异同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比如,作者的语言水平、文化和教育背景都可能对作者的选择产生影响。本文通过两个自建语料库分析了语言学期刊论文中介入资源的分布特征,揭示出中国作者与英语母语者之间使用介入资源的异同。理论上,该研究进一步完善了介入框架,有助于对此系统更深入地理解,也将对其在写作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借鉴。实践方面,本研究可以为学术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帮助中国作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实现对介入资源的合理运用,从而提高学术写作水平。
其他文献
甩挂运输作为一种新型运输模式,具有装卸效率高、协作程度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在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已采用,我国目前仍处于试点推广阶段。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进出口贸易额逐年增长,港口局部区域集疏运的有效运作将对港口运作优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港口集装箱集疏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甩挂运输可以有效缩短拖车等待时间,提高拖车的利用效率,对港口集疏运体系有很好的优化意义。相比传统运输组织方式,
背景: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属于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是一种有包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其包膜上镶嵌着两种糖蛋白: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emagglutinin-neuraminidase,HN)和融合蛋白(fusion protein,F)。F在同源性HN的协助下对膜融合过程和致病作用起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NDV F蛋白由553个氨基酸组成,呈三聚
岩石是一种准脆性非均质损伤材料,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也是构成地壳的主要物质,其内部通常含有多种矿物成分。随着地下空间工程建设活动的扩张,岩石工程面临的施工环境越来越复杂,岩石的受力模式也越来越复杂,岩石循环断裂破坏现象时有发生。循环加卸载作用下,岩石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损伤失效研究成为材料或结构的失稳破坏、灾害的监测和预判、工程的建设与维护等方面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开展室内试验的同时结合数值模拟的
言语化被认为是二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工具,是一个通过语言建构意义和塑造知识的过程。尽管二语写作领域已有不少研究探究了其与许多学习者相关因素或教学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但言语化的不同方式对纠错效果的影响尚未得以充分探讨。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言语化的不同方式对英语写作纠错的影响效果,重点关注:(1)从准确度探究言语化方式对英语写作纠错效果的影响;(2)从言语化片段类型探究言语化方式与纠错效果的关系;
近十年来,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保持了良好势头,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实际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在偏远城市发展落后,在大城市又过于集中,导致其集聚发展与城市规模不匹配,严重制约了地区效率提高。中国目前正处于加速城镇化阶段,处理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城市人口规模的互动问题,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构造统一的产业集聚和城市规模影响城市生产率的研究框架,测算
拉斯曼丘陵(Larsemann Hills)位于东南极普里兹湾带的中部,本文主要对拉斯曼丘陵泥质麻粒岩进行研究,结合详细岩相学观察,矿物化学分析,年代学分析和相平衡模拟等方法,限定出该区域泥质麻粒岩的变质年龄和变质轨迹,从而对区域的地质构造和变质演化提供新的限定。通过对该区四个样品(LSM178-2、LSM337-1、LSM319-2、LSM302-10)详细岩相学观察表明,退变质矿物组合主要为石
川西高原风成黄土-古土壤序列记录了西南季风和高原季风的演化过程,对探讨高原隆升与大气环流演化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距今15万年是青藏高原隆升的第三阶段共和运动的开始,
超材料作为一种全新的材料设计理念,为功能性材料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通过对其谐振结构单元的形状、尺寸、排列规则的改变,可在特定频段内对人工电磁材料等效电磁参数的有效控制,从而实现电磁波实现定制化调控,其中电磁吸收和极化偏转的电磁调控手段是超材料电磁调控中被人们广泛关注的重点。现有的电磁屏蔽超材料大部分使用金属做为谐振结构以及硬质板做为中间介质层,很难适用于液晶屏幕、可视窗、显示器等需要可见光波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扶贫领域同样获得了巨大的的成果。距离我国完成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目标的时间已经近在眼前,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
智能网联当下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车联网作为智能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智能汽车、无人驾驶汽车的必备的基础设施。车联网的整个系统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