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白内障老年人及伴高血压病或伴糖尿病老年人的角膜内皮情况,为早期预测角膜内皮情况、减少眼科术后角膜并发症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择自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白内障专科行白内障手术的老年人162人,男77人(154眼),女85人(170眼),分为三组。第一组为年龄60-99岁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分为4个亚组:第一亚组为60-69岁30人(60眼),男13人(26眼),女17人(34眼),平均年龄65.5±2.9岁;第二亚组为70-79岁30人(60眼),男16人(32眼),女14人(28眼),平均年龄74.8±2.8岁;第三亚组为80-89岁30人,男16人(32眼),女14人(28眼),平均年龄82.1±1.6岁;第四亚组为90-99岁12人,男4人(8眼),女8人(16眼),平均年龄93.8±2.6岁。第二组为年龄60-89岁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30人(60眼),伴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可,男15人(30眼),女15人(30眼),平均年龄74.1±7.2岁。第三组为年龄60-89岁的伴高血压病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0人(60眼),男13人(26眼),女17人(34眼),平均年龄77.4±4.1岁。行角膜内皮镜检查,记录细胞密度(celldensity,CD)、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六角形细胞百分率(percentage of hexagonal endothelium,6A)。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数据均值用x±s表示,先对正常组的4个亚组进行比较,再进行60-89岁正常组与伴高血压组及伴糖尿病组的比较,实验组间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不同年龄段老年人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D)及六角形细胞百分率(6A)相互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变异系数(CV)相互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糖尿病老年人与正常老年人相比,CD、CV及6A相互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高血压老年人与正常老年人相比,CD、CV及6A相互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的角膜内皮细胞的多态性增加;血糖控制稳定的糖尿病病人与正常老年人相比,角膜内皮细胞的数目与形态无明显差异;伴高血压病病人与正常老年人相比,角膜内皮细胞的数目与形态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