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减排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目前普遍认为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是控制二氧化碳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氨法碳捕集技术以其较大的碳吸收容量和较佳的经济优势得到了人们广泛的研究,但如何解决过程中存在的氨逃逸现象是目前该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关键。本文建立了静态实验装置和超重力实验装置,以碳酸氢铵溶液模拟脱碳富液,实验研究了氨法碳捕集再生过程中CO2解析和氨逃逸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首先,考察了温度、浓度及C/N值对碳酸氢铵溶液解析过程中CO2解析率及氨逃逸率的影响;然后,考察了添加Co(II)和Fe(III)离子对对碳酸氢铵溶液解析过程中CO2解析率及氨逃逸率的影响;其次,考察了添加Fe(III)L对碳酸氢铵溶液解析过程中CO2解析和氨逃逸以及氨水吸收CO2过程中CO2脱除和氨逃逸的影响;最后考察了超重力填料转速、进料流量、解析温度对超重力作用下的碳酸氢铵解析过程中CO2解析和氨逃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针对碳酸氢铵溶液解析过程,CO2的解析和氨逃逸随解析温度、解析液浓度升高而升高,C/N增大CO2解析提高,但氨逃逸减小。Co(II)和Fe(III)能够络合溶液中的游离氨,降低氨的逃逸且能够略微促进CO2的解析,Co(II)使得CO2解析率提高了2-3%,氨逃逸降低率最大为16.46%;Fe(III)使得CO2解析率提高了3-4%,氨逃逸降低率最高可达19.52%。有机金属络合物Fe(III)L同样具有络合氨的能力,且相比金属离子其具有更好的pH缓冲能力,Fe(III)L添加使解析过程CO2解析率提高了2-6%,氨逃逸降低率最大可达31.13%;Fe(III)L添加对吸收过程CO2的脱除影响不大,且该过程中氨逃逸降低率最大为13.23%。超重力对CO2的解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还能够显著降低氨逃逸,其中氨逃逸降低率最高可达5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