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二维超声心动图(two 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2DE)是一种无创、简便、直观、费用低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各种心脏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中广泛应用。基础及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检测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regional wall motion abnormality,RWMA)推测冠状动脉固定狭窄,尤其是高度狭窄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对2DE在此方面作用的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临床拟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2DE与CAG结果对照,探讨2DE对冠状动脉狭窄的预测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0年8月同期行2DE、CAG检查的临床拟诊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住院患者173例,男性79例,女性94例,年龄31~80岁,平均年龄62±9岁。患者在同期行2DE及CAG检查。除外高龄(>80岁)、急性或陈旧性心肌梗死、严重的缓慢或快速心律失常、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严重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病变、严重心功能不全(Ⅲ~Ⅳ级)、各型心肌病、先心病、冠脉起源异常、三支弥漫病变、严重左主干病变、慢性闭塞病变或存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患者。超声检查采用目测法,按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推荐的16节段法,观察有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包括运动减弱、运动消失、反常运动。凡发现其中一项即定为阳性。2DE检查后2周内行CAG检查。对于血管直径≥2mm的冠状动脉,参考美国心脏病学会的冠状动脉分段方法,以节段为单位进行影像学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分级:(1)正常:未见狭窄;(2)轻度狭窄:管腔直径减少程度<50%;(3)中度狭窄:管腔直径减少程度≥50%但<75%;(4)高度狭窄:管腔直径减少程度≥75%。各支血管中任一段符合中、高度狭窄,则诊断为冠心病,反之为非冠心病。冠心病者按包含≥50%狭窄血管节段的病变血管支数的多少,分为单支、双支、三支病变。多支病变指双支或三支病变。以CAG结果为标准,按冠脉三支血管标准供血范围判断与超声检查结果之间是否符合,评价2DE诊断冠状动脉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分析影响超声室壁运动异常检出率及准确性的因素。结果:1173例患者中有34例被检出存在超声室壁运动异常,均为运动减弱。2173例患者CAG检查发现,管腔直径≥2mm的病变血管节段数共198个,由多到少依次为LAD(100个)、RCA(54个)、LCX(44个)。≥50%狭窄的血管节段占69.70%(138/198),≥75%狭窄的占46.46%(92/198)。病例按狭窄程度分为:正常组54例,轻度狭窄组31例,中度狭窄组22例,高度狭窄组66例。按病变血管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51例,双支病变组24例,三支病变组13例。3超声阳性结果病例按冠脉狭窄程度分为:正常组7例,轻度狭窄组4例,中度狭窄组1例,高度狭窄组22例。高度狭窄组中有2例超声结果分别为前间隔运动减弱、前壁运动减弱,与CAG狭窄冠脉供血范围不符,均按阴性结果对待。CAG判定的冠脉狭窄病例与非狭窄病例的2DE检查结果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敏感度21.01%(25/119),特异度87.04%(47/54),阳性预测值78.13%(25/32),阴性预测值33.33%(47/141)。CAG诊断的冠心病病例与非冠心病病例的超声检查结果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敏感度23.86%(21/88),特异度87.06%(74/85),阳性预测值65.63%(21/32),阴性预测值52.48%(74/141),正确率54.91%(95/173)。CAG判定的高度狭窄病例与轻中度狭窄病例的超声检查结果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6<0.05),敏感度30.30%(20/66),特异度90.57%(48/53)。超声阳性结果病例按病变血管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8例,双支病变组8例,三支病变组5例。2DE与CAG判定的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的符合率分别为:15.69%(8/51)、33.33%(8/24)和38.46%(5/13)。多支病变病例与单支病变病例的超声检查结果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5<0.05)。结论:12DE诊断冠心病特异度较高,但敏感度偏低,对狭窄程度轻和(或)供血范围小的冠脉病变假阴性率高,在临床工作中需综合考虑。2影响冠脉病变超声检出有多种因素,包括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血管支数、病变部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