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技术取得了较好增油降水效果,但注入端和采出端结垢以及采出液处理和药剂费用高昂等问题制约着三元驱油技术经济效果。此外,三元驱过程中药剂与储层孔隙内流体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药剂溶解、乳化和乳化作用对驱油效果影响等问题也困扰着石油科技人员,探索这些问题形成机制和提出应对方法对于改善三元驱增油降水效果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针对矿场生产实际需求,本文以油藏工程、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等为理论指导,以仪器检测、化学分析和物理模拟等为技术手段,以乳状液类型、药剂浓度、分配比例、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和采收率等为评价指标,以大庆油田弱碱和强碱三元试验区储层流体和物性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乳化作用对三元驱采收率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与原油接触后,“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体系中部分表面活性剂和碱会溶解到油相中去,其中部分表面活性剂还可以从原油中重新进入水相,这是三元驱产生乳化现象的主要原因;与“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体系相比较,“碱/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中碱和表面活性剂在原油中分配比例(溶解量)较大,与表面活性剂溶液相比较,“碱/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在原油中溶解量较大,由此可见,碱可以增大表面活性剂在原油中溶解量,而聚合物可以减小表面活性剂和碱在原油中溶解量;采出液乳化类型与含水率密切相关,低含水率易于形成W/O型乳状液,反之,易于形成O/W型乳状液,二种类型乳化液转型临界含水率为60%左右;弱碱三元体系与原油接触时会引起乳化作用和生成乳状液,乳状液在多孔介质内渗流时会产生“贾敏效应”,导致渗流阻力增加,液流转向效果增强;三元体系乳化作用及其引起附加渗流阻力或压差沿岩心长度方向存在差异,前部区域压力增加率为72.0%,中部区域为84.6%,后部区域仅为12.5%,由此可见,三元驱注采井间中部区域乳化作用较强,这主要得益于该区域碱和表面活性剂浓度以及含油饱和度值较高;在三元驱矿场实践中,“贾敏效应”引起渗流阻力增加,一方面会引起注入压力升高、中低渗透层吸液压差增大和吸液量增加,进而扩大波及体积和提高采收率;另一方面,渗流阻力增加也还会引起采出液剩余压力即流压减小,储层产液能力降低。通过对采出端中低渗透层实施压裂施工,可以进一步释放因乳化作用而产生的液流转向潜力,提高三元驱增油降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