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政部门是我国宏观经济管理重要的职能部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财政部门内部控制的发展较为落后,导致出现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甚至贪污腐败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在财政部门内完善内控制度的建设,推进内部控制建设的全面部署。如何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提升财政部门内部控制的水平,保证财政资金的有效分配,是我国财政部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预算业务作为财政资金的第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其规范与否将直接影响着财政部门整个资金的使用效率。财政预算业务内部控制指财政部门对财政预算业务各个流程进行评估,为了防止各种风险而采取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动态管控机制。财政预算业务内部控制是深化改革、优化治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环节,是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有效防控业务风险与廉政风险的内在要求,是提高单位内部监督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T区财政局,对整个T区财政预算业务进行了梳理,对预算业务的内部控制进行了深入探究,分析了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给出了强化内部控制建设的建议,实地考察,重点分析了风险点,并针对性提出了防控风险建议。经过研究发现,区级财政预算业务内部控制,本质是通过梳理职责、评估风险,达到防范资金风险、加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一种制衡手段。本文对T区财政局的合理建议,不仅能有效防控T区预算业务风险,提升了 T区财政预算内部控制水平,同时也为其他地区财政部门预算业务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了参考价值,为我国当前财政经济工作和预算管理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