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介绍了复合材料的发展及应用,以及电弧喷涂的发展。分别概述了电弧喷涂技术的原理及工艺,分析了工艺参数对涂层的组织性能的影响。并在真空条件下采用电弧喷涂方法制备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复合材料的发展及应用,以及电弧喷涂的发展。分别概述了电弧喷涂技术的原理及工艺,分析了工艺参数对涂层的组织性能的影响。并在真空条件下采用电弧喷涂方法制备出致密的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热处理。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等现代分析手段分析了涂层的微观结构,并测量其显微硬度和抗拉结合强度。本文开发出电弧喷涂制备铝铜,铝铁复合涂层的工艺方法。即用一根铝丝和一根铜丝或者用一根铝丝和一根铁丝分别作为电弧喷涂两极进行喷涂,通过加热,形成铝铜,铝铁金属间化合物。本文研究了不同加热温度对涂层显微硬度和结合强度的影响,初步掌握了不同加热温度对形成涂层组织及涂层显微硬度和结合强度的影响规律。为生产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复合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利用电弧喷涂技术在真空条件下成功制备出铝铜和铝铁伪合金涂层。在涂层外面涂刷硅酸钠水玻璃封孔涂料,再在涂层表面做喷射钢丸处理。并对其进行热处理,把Al-Cu复合材料分别加热到300℃、400℃、500℃、600℃、700℃、800℃、900℃后保温一小时,以及把Al-Fe复合材料分别加热到700℃和1000℃后保温一小时。结果表明:在Al-Cu复合涂层中形成了Al-Cu金属间化合物,抗拉结合强度达到12.73MPa,涂层的显微硬度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先升后降。在加热温度为500℃时,显微硬度达到最大值304HV0.2。在电弧喷涂Al-Fe复合材料过程中,形成了Al-Fe金属间化合物FeAl和Fe3Al,并且在热处理后FeAl和Fe3Al两相增多,增大。另外,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FeAl和Fe3Al两相更多,更大。
其他文献
本文是在四年系统的实验教学和临床实验基础上对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关系进行的初步探索。结果表明,以“1”为基础标准揭示数和数学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为主线所构建起来的知
镁合金是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被誉为“21世纪绿色工程材料”,在汽车、航空航天以及电子行业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镁及镁合金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产生大量的镁合金废料,因
江汉盆地南北分别耸峙着幕阜山和桐柏—大别山。两大山脉均由前震旦系为核以震旦系、古生界、中新生界为翼组成复式背斜。两大复式背斜均以多层次滑脱拆离为特色。幕阜山北侧
针对提出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THICS)的冷却+溶液耦合除湿技术,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探讨髙湿地区该耦合除湿技术在夏季空调运行期间的除湿效果,且通过工程实例
本文采用不同制备工艺(不同烧结时间、不同烧结温度、不同粘结剂种类和含量)制备了硼酸铝晶须预制块,并利用挤压铸造法成功的制备了[AlBO]w/AZ91复合材料,硼酸铝晶须体积分数
瞬时液相扩散连接界面质量高,接头成分和母材相似,强度高,没有明显的界面和焊接残留物,很适合电站锅炉耐热钢管的连接,本文研究了瞬时液相扩散连接的工艺,在同种材料锅炉钢管
由于堆焊技术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易操作等特点,为此,国内开发了一种新型贝氏体堆焊焊条,其性能优于传统的堆焊焊条。本文主要研究在冷焊条件下,不同焊接工艺对贝氏体焊条
镁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比刚度高等优点,被誉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绿色”工程材料。然而镁合金硬度和压缩强度较低、耐磨性和抗高温蠕变性能较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应
目的:比较高抗性淀粉水稻新品系"降糖稻1号"和一般稻米"金丰"对Ⅱ型糖尿大鼠的血糖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12月龄20只Ⅱ型糖尿病大鼠,随机被分成2组(试验组:添加"降糖稻1号"
小型化、智能化是现代机械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典型零件在各类机械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论文依托某科研项目,基于表面涂覆技术,采用理论分析、过程模拟、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