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产业凭借其强大的经济辐射效应和社会效益,逐渐成为各国提升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强有力的手段。如今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了主导产业,并且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了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也纷纷开始关注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2009年7月《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还较为落后,如何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成为未来发展经济社会所关注的重大课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联系日益紧密,文化资源、资金、技术等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流通,对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就产业开放对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展开研究。首先,依据文化产业开放效应,结合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从文化贸易、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三个方面分析文化产业开放对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所产生的效应,从而在理论上阐述了产业开放对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其次,分别对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开放水平和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度。测算结果显示我国文化产业开放水平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贸易开放水平也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但投资开放水平则常年保持在较低水平。通过与其他国家比较,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还处于中等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然后,在指标测度的基础之上,运用脉冲相应分析与方差分解分析实证研究了文化产业开放对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论说明我国文化产业开放水平的提高对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有滞后作用,从长期来看文化产业开放度的变化是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变化的重要原因。为了进一步研究文化产业开放对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的具体影响,文章分别实证分析了文化出口、文化进口、文化产业对外投资与利用外资四种基本开放形式对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化出口、文化进口与文化产业对外投资的变动先对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正面影响,其中文化进口变动对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变动的决定作用最大,文化产业利用外资对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文章还分析了以上实证结果的现实原因。最后,在前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对扩大与优化产业对外开放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