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拨效应是测试对教与学的影响,其影响可能是负面的,也可能是积极的。反拨效应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新兴领域,其在语言测试中的地位与日俱增。 作为大规模的标准化测试,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预期目的是:1)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学习要求和语言能力;2)评估教学效果,检查教学质量;3)通过其反馈作用,为重大教育决策和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提供重要依据。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自1987年起在中国已实施了近20年,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和提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近年来,一些院校片面追求四级通过率,忽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应试教育大行其道,其消极影响日显突出。人们对其产生的反拨效应虽众说纷纭,但却缺乏事实依据。 因此,对四级考试这一高风险测试进行全面深入的实证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国内关于反拨效应的研究还很少,从交际能力角度研究该考试及反拨效应几乎处于空白。鉴于反拨机制的复杂性,有必要在不同文化和不同测试环境下研究其本质。所以本文从这一角度研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反拨效应。 本文主要调查:1)四级考试的预期反拨效应;2)教师和学生对于四级考试的看法和评估;3)实际的课堂教学是否实现了四级考试的预期反拨效应;4)四级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在哪些具体方面产生了反拨效应,是积极还是消极影响;5)促进和阻碍四级考试积极和消极影响的因素。 论文回顾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综述了国内外关于交际能力和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的理论与实践;并以西安地区三所大学的310名学生和80名老师为调查对象,采取了问卷调查,课堂观察,面谈三种主要调查方式。 调查发现,四级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这种影响会随着时间、考试地位和测试用途的改变而转变。四级考试在大学第一年对学生总体产生了积极的反拨效应,而在第三、四学期对二年级学生施加了更多的消极影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缩短了正常的教学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呈现出应试教学性质。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强或削弱积极或消极反拨效应。 基于调查结果,作者分析了导致四级考试负面效应的诸多因素,并提出了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