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C1、β-caten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777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为明确MUC1、β—catenin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恶性行为的相关性,本实验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MUC1、β—catenin在不同大小及生物学行为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良性病变(结节性甲状腺肿)及正常甲状腺组织的表达,探讨MUC1、β—catenin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生长、转移的相关性。实验设计和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正常甲状腺标本、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标本和5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中MUC1粘蛋白、β—catenin的表达情况。根据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的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年龄、性别将5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分成亚组,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NIS—Elements BR 2.3测定MUC1粘蛋白表达的灰度值显示表达量,光学显微镜下MUC1粘蛋白和β—catenin免疫组化染色判定显示异常表达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MUC1表达量(134.5±10.3,灰度值)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99.1±5.6,灰度值)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101.0±7.2,灰度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MUC1异常表达率56.6%,正常甲状腺组织MUC1异常表达率5%,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MUC1异常表达率15%,甲状腺乳头状癌与后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甲状腺乳头状癌β—catenin异常表达率71.7%,正常甲状腺组织β—catenin异常表达率20%,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β—catenin异常表达率40%,甲状腺乳头状癌与后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MUC1灰度值测定按有无淋巴结转移分,按肿瘤直径≥1cm和<1cm分,两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MUC1异常表达率按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二分Logistic回归显示,显著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的因素有MUC1的异常表达、β-catenin的异常表达、性别(女性好发)(P<0.05);与MUC1的表达率有显著相关的因素为有无淋巴结转移、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和性别(女性好发)(P<0.05)。结论:MUC1的异常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进展和转移中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恶性行为的预测因子。MUC1的表达和β-catenin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提示MUC1-β-catenin途径可能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机制的一部分。
其他文献
"自媒体"是新媒体中最具时代特色的一种媒体形态,以互联网和移动通讯为依托的"自媒体"给高校宣传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利用自媒体平台加强高校宣传工作,更好地为高校宣传发
以作者和单位发文的统计需求为背景,分析作者和单位发文在跨库检索中产生数据冗余的特殊成因,在借鉴网页去重的基础上,设计中文跨库ID、英文跨库ID、DOI以及“标题+类型”4种文献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调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一切积极
乌克兰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独联体和欧洲两大市场的重要交通枢纽。“一带一路”宏伟蓝图的提出,为中乌两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加强中乌两国在出版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两
报纸
目的:探讨直肠前突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间采用经直肠纵向缝扎修补、消痔灵注射悬挂硬化固定、括约肌松解三联术治疗直肠前突的诊治情况。结果:32例全部治
以5-氯-2-硝基苯胺和N-甲基哌嗪为原料,经取代,还原,与β-乙氧基-β-亚胺基-丙酸乙酯盐酸盐成环,最后与2-氨基-6-氟苯腈进行环合得到多韦替尼,总收率为44.1%,各步中间体及目
中国戏剧艺术具有十分丰富的人文思想和生命智慧,具有极为鲜明和突出的重视生命并落实于生命的特征,它以“生命即本体即真实”为基本艺术纲领,并通过时空合一、无往不复、生命节
<正> "光、色、形、意、美的融合"曾经被用于描述印象派绘画的主要特征,不曾想到,这个定义今天却恰到好处地成为德国汉堡芭蕾舞团上演的芭蕾舞剧——《茶花女》的最佳阐释。
【正】 资本运营是以资本为纽带,以资产重组、买卖购并、债务重组为工具,不断调节各生产要素,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使得资本赢利最大化的一系列经营活动。企业一旦成功地从产品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微课的诞生使翻转课堂模式的运用更加广泛。在高中英语学习背景下,探究翻转课堂内涵、优势、具体运用方式,必可更好地促进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