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公众及政府部门对于养老服务行业的关注逐渐凸显,各财政部门也加大了对养老服务业的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力度。但是在监管养老服务专项资金使用方面,政府所施加的审计力度还是远远不够,部分违规使用养老服务专项资金的现象不仅引发不良的社会舆论,且严重破坏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因此,开展养老服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必要且紧迫。开展养老服务专项资金绩效职审计,既规范养老服务专项资金运用行为,改善养老服务专项资金的运用质量和效率,同时有助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推动“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本文追溯国内外与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相关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以明晰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具体方向。对比来看,我国针对绩效审计的相关研究较为滞后,并未形成统一的审计准则和操作流程。本文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以公共财政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受托责任理论为理论基础,尝试厘清国家审计机关与社会公众的审计受托责任,清晰界定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本质目标,并以此为前提探讨养老服务业专项资金的构成要素、发展现状和薄弱问题,最后提出指导实践的科学建议。本文以Z市为研究样本,对其养老服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展开系统分析和全面研究,首先介绍Z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然后基于审计前期调查、编制审计方案、发现审计问题、提出调查建议的科学流程描述Z市养老服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具体过程,同时提炼出其绩效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成因,最终提出完善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健全追责制度等科学建议,以期能够为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