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山地丘陵为主,呈阶梯状的地形地貌特点越来越成为制约公路、铁路、水运、管道运输的瓶颈。发展航空运输业才是西部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为解决此问题,民航局出台了《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以增加机场总量,调整机场体系和增强部分机场功能定位。我国是国际民航组织(ICAO)缔约国,用国际民航组织《附件十四》指导机场建设。《附件十四》指出机场建设必须先完成净空安全评价。传统的绘图法能从图上直接读出障碍物在净空限制面中的平面位置和高度,却存在成图速度慢,不能多次使用,计算复杂,结果精度低,用户不能获取其它所需信息,不能直接判定障碍物高度是否超限等问题。近年净空安全评价中引入了一些新技术,开发了一些基于某项新技术的评价方法,却未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评价方法。主要原因为未建立起完整的数学模型,难以进行软件开发。作者深入研究相关法规对净空评价的要求,最终选取飞行区等级为3和4,使用I类精密进近跑道的限制面作为研究对象,对必须评价的过渡面、内水平面、锥形面、起飞爬升面、进近面的特点进行分析。在统一净空评价坐标系后,采用空间解析几何对障碍物控制面进行数学建模,通过数学模型的演算推导出相关限制面的净空评价关系式。将西南某机场数据带入模型进行评价并将结果与正确结果进行比对,以验证关系式的准确度。项目组根据数学模型软件工程化的设计思路,决定采用Visual Basic语言进行民用机场净空安全评价系统1.0版的设计、开发,并派出系统分析员与xxxx总公司西南分公司相关人员探讨净空安全评价系统开发的可行性。通过可行性验证后,项目组编制了需求计划报告。利用Visual Basic语言设计了软件所需模块。通过对各模块中控件属性的设置为Visual Basic事件响应属性,利用控件的事件驱动功能激发相关代码的运行,初步实现了软件正常运行。通过反复代入西南某机场的真实数据进行软件测试,并对比正确评价结果完成了软件调试。最后,通过对软件开发过程的梳理,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有利于软件今后的维护、升级,并对本软件的二次开发和相关软件的深度开发作了合理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