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熔盐法铬盐清洁生产工艺多元电解质水溶液基础物性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ching198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物性数据在多元电解质溶液基础研究与化学化工、湿法冶金过程工业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开拓的低温亚熔盐液相氧化法铬盐清洁工艺与集成技术大幅度提高了资源转化率,实现了铬铁矿资源的全组分深度利用,开辟了反应介质内循环和废弃物零排放的生态化工模式,有望成为行业替代绿色技术。对该工艺过程涉及的复杂多元电解质溶液进行系统的基础物性研究,建立完善的基础物性数据库十分必要。本文以工艺过程中最重要的三元水盐体系KOH-K2CrO4-H2O为研究对象,对其密度、运动粘度等基础物性数据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对于亚熔盐非常规介质基础研究与工艺过程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论文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创新性进展:(1)系统研究了15℃-60℃、KOH浓度0.5~3 mol·L-1、K2Cr04浓度从0 mol·L-1至近饱和浓度范围内,KOH-K2CrO4-H20三元溶液的密度和粘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密度随温度升高呈线性降低,随各组分浓度增大呈线性增大;粘度的自然对数随温度升高呈二次曲线规律降低,随组分浓度增大呈线性增大;(2)在实验测定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KOHK2CrO4-H20三元体系密度、粘度与温度的经验关联式,采用关联式预测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3)选用Pitzer离子相互作用模型,由KOH-H2O、K2CrO4-H2O两个二元电解质溶液的密度回归了两个体系在25℃、30℃、40℃、50℃、60℃下的Pitzer离子相互作用参数,并用这些参数推算了相应温度和浓度范围下KOH-K2CrO4-H2O三元溶液的密度,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为更多组分电解质溶液的密度计算提供了参数支持与理论指导;(4)运用Java程序设计语言,建立了不同温度下KOH-K2CrO4-H2O三元电解质溶液的密度、粘度计算工具,方便了工程应用,为多元体系物性数据库的建立打下了良好基础。
其他文献
硅材料储量丰富、价格低廉及对环境无污染,并且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4200 mAh/g)和适中的工作电位(~0.5 V vs Li+/Li),因而成为最具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然而硅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剧烈的体积效应(>300%)和低的本征导电率成为制约硅负极材料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通过制备硅基复合材料来缓解硅负极材料的体积效应和改善其硅基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及倍率性能。通过球磨法制备了硅
脂质体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形成的囊泡,具有对机体无毒、能在体内降解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作为药物载体,能够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生物利用度,达到增效减毒的作用,然而不稳
近年来,随着资源日益枯竭,非贵金属加氢催化剂成为研究的热点。金属氧化物和碳材料廉价易得、资源丰富、安全稳定,是非常具有潜力的加氢催化剂。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以乙烯加氢反应为模型,深入探讨了金属氧化物Co_3O_4和石墨烯的加氢反应机理以及影响其加氢活性的重要因素。首先,本文探讨了乙烯在完美和氧缺陷Co_3O_4(1 1 1)表面的加氢机理,结果表明:(i)无论在完美的还是氧缺陷的Co_3O_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