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1年加入WTO,再到2016年杭州G20峰会的召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正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而不断加强。在这期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进出口贸易规模有一定成就之后,加快推进进出口贸易转型升级也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金融在推动进出口贸易结构升级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但是我国目前在金融深化发展和要素禀赋方面均存在着不均衡发展的现状,进而导致进出口贸易结构方面也存在东、中、西部非均衡发展的现象。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通过对我国不同区域金融深化与劳动力、资本、技术要素对进出口贸易结构升级的影响系数的分析,来探讨不同区域金融深化与要素禀赋对进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本文依据我国31个省市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金融深化发展和要素禀赋的测度指标体系。在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赫尔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指数)计算各省市金融深化发展水平和要素禀赋状况的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建立变系数的面板数据计量模型。进而计算出全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金融深化、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技术要素对进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系数,并做出相关对比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不同区域金融深化与要素禀赋对进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均具有显著性的影响,各因素对进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都具有明显的差异。从金融深化视角来看,金融深化发展对进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方向因地而异,并非都是正向影响。要素禀赋对进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作用因为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差异以及其他要素投入差异的影响而有所不同。(2)总体而言,金融深化、要素禀赋对各地进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差别明显。劳动力要素对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作用最大;金融深化对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作用也相对明显,但影响方向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而资本要素与技术要素的影响在全国来看是负向影响,表明其二者的资源优势并未得到较好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