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我国的货物贸易总额达43030亿美元,贸易大国地位已经确立,但距离贸易强国尚存在差距。目前我国外贸转型中尚存在较多问题: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的比较优势逐步减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外贸产业转移步伐缓慢;服务贸易发展不均衡以及金融自由化与贸易自由化发展不对称等。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金融与贸易相结合这三个角度出发,并结合对“贸易条件理论”和“微笑曲线”在我国外贸转型中运用的局限性分析,提出我国外贸转型的总体路径和应对策略。 通过研究,本文认为,我国外贸转型应分三个步骤:第一步,在转型过渡期内,应该逐步改善产业价值链的分工地位和维持部分低端生产环节同时进行。第二步,逐步把推动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从资源消耗和增加劳动力要素投入转向提高研发投入、工艺创新、营销水平和人力资本要素上,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微笑曲线”的全面升级;第三步,加强金融与贸易的融合,打造以贸易为导向的贸易金融集团,以便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以及高端产品、先进服务贸易领域上具有更大的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我国外贸行业全面向技术密集型和新兴产业等高端产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