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变化导致语言变化。语言变化具有不平衡性,词汇变化速度要快于语音和语法。汉语方言词汇是我国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从社会语言学视角来联系社会研究语言词汇的为数不多。改革开放以来,方言中大量原有词汇的消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已有的方言词汇研究成果停留在静态的梳理整合,对正在消失的方言没有进行详尽的描述,实地调查不够详细充实。本文主要立足于固始方言词汇,把固始方言词汇置身于社会环境中,运用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探究近几十年来固始方言词汇是否发生变化,以及方言词汇现状如何。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总体上先综述了汉语方言词汇的研究现状、再详细梳理固始方言词汇的研究现状和价值意义。接着介绍了固始概况,主要描述固始县人文地理,并对固始方言进行整体概述。第二章交代了论文的调查程序,主要分析选择的方言词汇、研究方法和128位被试者的基本情况。第三章是重点描述固始方言词汇调查概况,通过分析135个特色方言词汇变异情况来总结“进行中变化”的方言词汇变化特征。第四章,我们对方言词汇变化原因进行了一定分析,主要从语言态度、普通话的影响和社会因素这三大方面探讨。这两章是论文的重点研究的部分。最后部分是结语。先指出固始方言词汇变化研究的意义和影响;“普通话的普及”和“方言的萎缩”是中国方言和共同语面临的问题,方言和普通话不是对立的,可以和谐发展。最后对固始方言词汇保护提出一定参考建议。通过调查共时的语言变异来研究进行中的变化,我们希望能够“以点带面”来挖掘当今中国农村方言词汇变化的共性和农村方言文化的独特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农村地区汉语方言的现状和农村文化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