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肝硬化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合理评估肝癌患者肝硬化程度,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对改善肝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于如何评估肝癌患者肝硬化程度仍缺乏准确有效手段。近年来,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检测肝硬度(LSM)已被证实与肝硬化分级相关性良好,本文希望通过探讨肝细胞癌患者肝硬度分布与临床表型、介入疗效的相关性,为肝硬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寻找更多更可靠的参考证据,指导肝细胞癌患者肝硬化诊疗。 方法: 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共收集186例肝细胞癌患者设为观察组,收集该186例肝细胞癌患者完整的肝硬度值、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检查,另外入组66例单纯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ROC 曲线探索肝细胞癌肝硬度最佳截断值;根据肝细胞癌肝硬度截断值将患者分为LSM≤12Kpa组和LSM>12Kpa两组,探索肝硬度与肝细胞癌患者各临床表型的相关性,以及分析肝硬度与肝细胞癌介入治疗疗效的关系。 结果: (1)肝细胞癌患者肝硬度明显高于单纯乙型肝炎患者,对于诊断肝细胞癌肝硬度的最佳截断值是12Kpa,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7%和92.4%。 (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门静脉直径、AST、TBIL、ALB和肿瘤数目为肝细胞癌肝硬度的相关危险因素。 (3)肝硬度对临床并发症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LSM>12Kpa患者发生腹水及中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风险明显升高,动态检测LSM对预防并发症可能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4)肝硬度是影响肝癌介入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相同child pugh 分级肝细胞癌患者,LSM可能是术前肝功能评估的良好补充,纳入LSM进行术前评估可以区分相同肝功能分级患者的介入疗效。 结论: 肝硬度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表型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是有效评估肝细胞癌患者肝硬化程度及预测肝癌介入疗效的潜在临床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