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的手术质量评价指标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ch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循证医学研究范式下,基于临床特征数据和专家经验,探究不同的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cAVSD)的手术质量评价指标。方法:回顾性纳入单中心2009年11月1日至2020年7月15日接受一期矫治的cAVSD患者。排除合并非双心室矫治的患者,以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cAVSD术后在院不良事件相关的风险因素。排除合并非双心室矫治和合并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和肺动脉闭锁的患者,以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年龄小于6个月、3个月,以及体重小于4.5千克的患者矫治预后,并分析不同术者间的矫治差异。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之上,再排除室间隔深度小于10毫米的患者,分析大室缺型cAVSD接受改良单片和和双片法矫治的差异。结果:最终211名cAVSD患者纳入分析。不良事件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提示患者年龄小于3个月(OR=3.456,95%CI:1.154~11.969,P=0.035),以及术后ICU停留天数大于3天(OR=1.676,95%CI:0.918~3.076,P=0.093)和术后至少一项在院不良事件有较强的相关性。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OR=0.177,95%CI:0.048~0.681,P=0.009)和左侧房室瓣中度以上反流(OR=4.43,95%CI:1.054~30.148,P=0.067)是患者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208名患者纳入年龄、体重和术者分析,年龄分析提示尽管小于3月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高(P=0.001)、术后再干预事件边缘显著(P=0.064),但小于3月龄和小于6月龄cAVSD患者的一期矫治术后在总体生存率、无再干预事件生存率和无左侧房室瓣反流(Left Atrioventricular Valve Regurgitation,LAVVR)事件生存率上与大龄cAVSD患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体重分析提示小于4.5千克的低体重cAVSD的外科矫治是安全的,但低体重的cAVSD患者术后有更高的术后并发症事件(P=0.039)、远期LAVVR(P=0.0031)与再干预事件(P=0.03)发生率。术者分析提示各主刀术者之间cAVSD总体生存率和各预后终点事件上无显著差异。大室缺型cAVSD分析提示,改良单片法矫治对比双片法有更短的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但改良单片法矫治伴随着更长的术后总住院时间(29 vs18.5天,P=0.01)。在远期总体生存率、无事件生存率和无LAVVR事件生存率上两术式无明显差异。结论:不良事件相关指标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通过早期干预风险因素,提高患者在院医疗质量,以及通过定期随访降低高风险患者死亡率。对于矫治年龄体重的指标研究提示,在保证手术技术的情况下,小于3月龄、小于4.5千克矫治比例作为cAVSD手术质量评价指标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疾病精准诊治水平。并且大室缺型cAVSD患者的双片法矫治指标或许可以减少患者在院总时长,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不同术者间没有差异,也给予了同一套cAVSD手术质量评价指标评估所有术者的可能。同时评价指标可以被前瞻性实验进一步验证和支持,总的来说基于临床特征数据和专家经验建立cAVSD手术质量评价指标是可能的。
其他文献
随着虚拟现实应用的发展,理解人类如何在沉浸式虚拟环境进行视觉探索有着重要的价值。虚拟现实环境中的全景图显著性预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不仅能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人类在虚拟环境中的视觉行为,还能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如设计虚拟场景内容,发展新的压缩算法等。当前的显著性模型在预测虚拟环境中的全景图显著性时,其预测的全局显著性和局部显著性与真实标注的显著性的差别较大。另外,全景图显著性模
“冻结式”历史保护与更新发展二元对立的城市规划方法在高速城镇化的运行进程中受到巨大挑战,其结果导致了遗产地与其历史环境文脉的割裂,以及非保护区历史环境的持续衰退。为了克服“点状”保护问题,国家开始在更宏观的全域尺度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寻求在传统历史文化要素空间载体以外对全域历史保护进行全要素管控的新方法,但是这种历史保护的要求还缺乏具体可行的技术方法。在此背景下,从景观视角认知城市,“城市历史景观
钛酸铝(Al2TiO5)具有低热膨胀、低热导率、高熔点、高抗热震性等诸多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高温耐火材料领域。由于钛酸铝具有极强的热膨胀各向异性,在烧结冷却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的微裂纹,利用此特性可制备类似于“可弯砂岩”结构的柔性钛酸铝陶瓷。然而,大量的晶间微裂纹也会导致钛酸铝陶瓷机械强度降低,从而限制其广泛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高温性能好、力学强度高且与钛酸铝化学相容性良好的莫来石作为增强
随着信息科技时代的发展,国内工业的生产及各种设备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电力电子变换装置按照国家标准对各种电能质量参数进行精确、实时的模拟,并对设备进行实验,为电力部门了解及解决电能质量问题提供依据。本文在上述需求的背景下,开发了一套基于自抗扰控制的电能质量扰动平台,为了提高平台的抗扰性能和解耦性能,设计了时域LADRC电压控制系统,为了克服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在高频段存在幅值衰减的缺点,设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一种诊断难、侵袭强、复发和死亡率高的乳腺癌亚型。由于TNBC无特异性受体和复杂的肿瘤微环境(TME),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兴起为提高TNBC疗效提供新的思路,即开发了多种具有TME响应型纳米材料改善或利用TME以实现TNBC的高效治疗。但目前大部份材料相对单一的响应治疗模式效果仍然不佳。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用双管齐下的研究思路,从TME与材料物化特
随着人类对生命奥秘的不断探索,以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命科学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其中,显微注射是一项广泛应用于这两个领域的常规实验操作技术。显微注射采用手动操作除了费时费力外,其不可避免的对准和穿刺过程的轨迹误差,会极大影响操作对象的成活率。因此,细胞显微注射自动化是近年来跨学科的研究热点,包括细胞的姿态调整方法和穿刺力控制的研究。本文针对常规显微视觉微注射深度感知的困难,提出以双目远心相
伴随着飞速增长的能源消耗,是一次能源短缺的紧迫感和能源消费过程带来的碳排放量增长以及其他环境污染。使用废弃物或生物质代替传统的化石燃料作为可持续能源对于实现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村生活垃圾量大,充满资源性和危害性;微藻作为第三代生物质能源,具有诸多利用价值。本文通过微藻与农村生活垃圾共热解,探究二者快/慢速、原位/非原位催化热解的性质,为二者的资源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手段。研究了二者单独热解的特征。
高速钢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材料。在传统热处理的基础上进行表面涂层的制备可有效提高高速钢工具的服役寿命等综合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类金刚石薄膜(DLC)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硬质涂层,但由于膜基结合力差、内应力较大、热稳定性差的问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深冷处理作为一种操作简便、安全环保、有效改善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工艺,在金属材料方面的研究较为广泛,但深冷处理在涂层领域的应用与研究并不充分,国内
为了解决轻薄化电子器件在高热流密度下的散热问题,需要开发出厚度更薄、传热性能更好的超薄均热板。然而,超薄均热板厚度进一步减小容易导致其在封口焊接过程中发生泄漏,从而使超薄均热板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此外,封口焊接强度不足会导致超薄均热板的二次除气效果变差,从而使超薄均热板的传热性能下降。因此,为了满足超薄均热板高传热性能和长使用寿命的要求,本文对厚度小于0.4 mm的超薄均热板的二次除气和封口焊接机
长周期地震动相较于普通地震动往往能够造成更严重的结构破坏,尤其是长周期结构的破坏。长周期地震动的场地卓越周期往往与长周期结构基本周期相近,易形成双共振,导致结构响应更为激烈,因此有必要对超高层结构在长周期地震动下的减震设计以及抗震性能评估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基于某200.5米高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实际工程,研究不同类型长周期地震动下结构的减震设计,并从构件和结构整体的角度分析减震结构的抗震性能,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