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暴力事件的日益普遍化、严重化,使得暴力问题成为倍受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作为向社会输送栋梁之材的高校,本应是文明的殿堂,但近年来频频发生校园暴力,不仅危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高校的教学管理秩序,对社会更是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致力于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出发来探究高校校园暴力问题的干预对策。本论文研究是按照从理论到现实、从问题到对策的思路逻辑地展开的。首先,明确高校校园暴力的内涵和外延,从认知、情感、意志三方面阐述高校校园暴力行为人的心理特征,进而从高校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防治目标这三个角度来寻求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的理论依据。其次,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了解大学生对高校校园暴力的认知现状,并从高校校园暴力造成的伤害结果来了解国内高校校园暴力问题的现状。再次,探析高校校园暴力发生的内因和外因,高校校园暴力问题的产生除了与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等诸多因素相关之外,本文进一步探求了大学生的暴力倾向或暴力行为与大学生的信仰状况的相关性。最后,在总结防治高校校园暴力发生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防治高校校园暴力的对策。其一,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心理干预、道德观教育、法治观教育、生命观教育、信仰教育出发,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注重道德规范,增强其法律意识,培养其责任意识。其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借鉴心理教育的因材施教法,经济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其三,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高校管理工作中,制定切实可行的危机防范机制,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入手,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其四,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校园内外的环境,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的协作,优化社会信仰教育、校园信仰教育、家庭信仰教育。总之,高度关注大学生这一高知敏感人群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动态,为高校校园暴力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性、实证性的依据,以达到干预大学生的暴力行为、减少高校校园暴力事件、构建和谐校园、维护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