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区域卫生信息化的提高,公民健康档案建设逐步完善,为公民健康档案文化价值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公民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对医疗卫生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正处于向社会主义的转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仍较大,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的改变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不断给公民健康带来新的严峻挑战。整体来看,国内健康档案发展迅速,成绩傲人,但是仍有很多地区发展比较缓慢,水平不一,要真正发挥公民健康档案的作用还需要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支持。同时公民健康档案的文化价值性,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希望通过对公民健康档案发展及其文化价值实现现状的分析,从全局把握公民健康档案建立周期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公民健康档案文化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提出建设性的措施,以达到拓展公民健康档案的研究深度,为公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的目的。文章基于哲学中的文化价值理论以及档案学中的档案文化价值理论,认为要实现公民健康档案文化价值要遵循两个原则,要坚持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的原则。表现在在公民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要尊重公民的自尊心、自信心、隐私权等;要坚持以合理的思维方式、和谐的发展方式、科学的价值取向为核心的档案文化价值观,实现公民健康档案文化价值的原则。同时,认为政府、社会、信息技术、人才在公民健康档案文化价值实现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影响作用。政府通过颁布政策和法规引导公民健康档案的建设,使公民健康档案稳定、有序的向前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公民健康档案建设提供动力,是实现公民健康档案文化价值的重要因素;信息技术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民健康档案建设的推广和实践应用;而人才对公民健康档案的发展及其文化价值的实现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为了改善公民健康档案发展现状,保障其文化价值的实现。应积极从公民健康档案建设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入手,分析影响公民健康档案文化价值实现的因素,从完善法规体系、增订标准规范、建设人才队伍、加强安全防护、加大技术支持等方面出发,优化公民健康档案的建设,使公民健康档案文化作为档案文化和健康文化的有机结合体,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