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方民族语言名词组语序的演变和变异为研究南方民族语与汉语长期接触后语言的演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拟从接触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等角度,对南方民族语名词组语序的变异程度进行描写,结合社会语言学假设-演绎-验证和统计的方法,揭示南方民族语言演变和变异的动因与机制。
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南方民族语的分类及名词组语序的研究现状;第二——五章,是文章的主体。首先探讨南方民族语言形容词、指示词定语和名词构成名词组语序的演变和变异情况,通过考察语言接触史;运用标记论判断固有语序和后起语序;考察境外亲属语相关语序特征;搜集语法描写者对相关语言的描述;考察社会因素,判定语法迁移方向;考察南方民族语不同子系统受汉语影响情况等多角度进行分析验证。其次,探讨了南方民族语言数量结构做定语,尤其是壮侗语数量结构定语构成名词组语序的演变和变异情况,探讨的角度主要包括:壮侗语数词的来源;境外亲属语的语序类型;泰语、傣语、侬语、临高语等数量名结构形成的历史、地理因素;汉语数量名语序的演变情况;学界目前对壮侗语数量名语序的研究;语法描写者的观察和判断等。最后,结合吴福祥(2008)对南方民族语言领属结构和关系小旬定语名词组语序演变和变异的考察,提出南方民族语言名词组语序演变的等级序列及演变动因与机制。第六章对文章主要内容做出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