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固流化床中倾斜板的作用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mei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传统液固流化床处理难选物料效果较差、且其设备处理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提出了在垂直段流化床基础上增设倾斜板段从而将流态化作用与倾斜板沉降作用结合起来以改善分离效果的新思路。从颗粒运动动力学的角度阐述了液固流化床中倾斜板对物料沉降、分离过程及处理量提升等方面的作用机理。论文以单一颗粒的自由沉降过程为基础,通过矢量计算、理论推导和几何关系应用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倾斜板通道中颗粒基于自由沉降末速与设备尺寸、上升水速关系的动力学理论模型,描述了颗粒在沉降、分离及临界运动等不同情形下的运动规律。通过自行设计的设备模型机和试验系统对模型进行了验证与修正。提出了利用单一颗粒的速度矢量描述运动规律的思路,并建立了单特性颗粒在倾斜板通道中的运动模型:通过不同粒度的玻璃颗粒(0.2-0.4mm、0.4-0.6mm、0.6-0.8mm)及磁铁矿(0.2-0.3mm、0.3-0.5mm)试验轨迹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理论模型计算值与颗粒实际运动规律较接近,在上升水速较低时模型预测越准确,且对大粒度、大密度的物料预测结果更好。引入悬浮液浓度从干扰沉降的角度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修正,所得表达式为:根据单一特性物料的运动轨迹理论模型,推导出了两种特性颗粒同时沉降分离时的运动位移差异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倾斜板有效分离长度比和分离效率。提出了利用不同特性颗粒的运动轨迹差异解释流化床中增设倾斜板以提高分离精度的作用机理。通过试验研究发现Lpd随着入料量及水量的增大而变大,但入料量的影响程度要远大于上升水速。倾斜板有效分离长度比k和分离效率η均随着水速的提高而变小、随着入料量的增大而变大,当入料量在50g-200g时,k值约介于2.5-8之间,η值集中在70-90%之间。通过对倾斜板通道中临界颗粒的运动研究,提出了倾斜板对提高处理量的理论表达式1,得到了临界颗粒运动满足的条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沉降效率表达式:。通过浓度对临界水速与沉降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临界水速和沉降效率均随入料量增大而变小。最低入料量(50g)时临界水速可达颗粒沉降末速的2.5倍。当入料量为50-400g时沉降效率处于0.45-0.7之间。论文从颗粒运动轨迹的角度,通过模型建立和试验分析,对液固流化床中倾斜板增大处理量及提高分选精度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定性及定量描述,研究结果对于后续可能的流化床中倾斜板结构设计和操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其他文献
目前,高速、重载、大柔度和高精度等已成为船用齿轮箱发展的主流,因此对其动态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星型齿轮减速器是船舶动力传动系统的重要装置,建立先进合
镁合金是最轻的金属工程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工业界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热挤压成形是变形镁合金的重要加工技术,而动态再结晶是挤压成形中的重要物理过程和变形机
Cu2+活化后的闪锌矿可浮性很好,其抑制非常困难,所以在分离含锌的多金属硫化矿时,闪锌矿常损失在铅精矿、铜精矿及硫精矿中。兰坪铅锌硫混合精矿被Cu2+活化,且含有捕收剂和起
本文结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设备”(项目编号:2009ZX04011—053),以常州亚兴数控有限公司与东南大学联合研制的型号HL100和HL125数控动力刀架为研究对
数控系统是机床的自动化控制和人机交互等重要任务的承担者,随着功能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变得日趋庞大和复杂,需要在加工过程中在线执行的任务数量和计算量也
β-NaYF_4:Yb/Er晶体具有声子能量低、带隙宽、电子云扩张效应小等特点,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与β-NaYF_4:Yb/Er粉末材料相比,β-NaYF_4:Yb/Er上转换薄膜具有均匀性好、耐高温、导热性优良等特点,在太阳能电池领域极具潜在的应用价值。但是,将β-NaYF_4:Yb/Er上转换薄膜应用于太阳能电池,需解决两大关键问题:(1)β-NaYF_4:Yb/Er晶体的荧光强度较低,成
顶板不稳固的倾斜-急倾斜薄矿体为典型的难采矿体,这一类矿体在黄金矿山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广西金牙金矿那元矿床就属于这一类型,开开采难度大。为了解决金牙金矿那元矿床复杂矿
全球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能源压力和环境压力。往复活塞式内燃机作为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主要动力源,其在全生命期内实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