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旋制备医用细晶粒纯钛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qs_T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纯钛因具有无毒、耐腐蚀性能强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的优点而用于制备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纯钛的缺点在于强度不足,导致其在硬组织修复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如何提高纯钛的强度,是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旋压是一种塑性挤压成形工艺,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金属材料受到旋轮挤压作用,发生强烈的塑性变形,破使内部晶粒得到细化,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本文以细晶粒纯钛为研究对象,综合强力旋压成形及热处理技术,提出在多道次、小应变下制备细晶粒结构纯钛的“热旋-热处理-再热旋-再热处理”的旋压方案,采用仿真模拟与工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制备细晶粒纯钛。通过金相分析技术,研究强旋制备细晶粒纯钛过程中晶粒形态的演变规律。通过仿真模拟获取材料制备过程中等效应力分布,结合金相图谱进一步明确细晶粒纯钛旋压变形机理。通过拉伸实验、浸泡腐蚀实验、细胞毒性实验、动物体内毒性实验,测试细晶粒纯钛的抗拉强度、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文中方案将纯钛晶粒由40μm细化至3μm以内,拉伸力由325 n/mm2提升至1365 n/mm2;细晶粒纯钛的耐腐蚀性与纯钛无明显差异;细晶粒纯钛不具有细胞毒性,在动物体内未出现毒副作用。本文通过对强旋制备医用细晶粒纯钛关键技术的研究,在不影响纯钛原有的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纯钛的强度,为其作为新一代医用金属材料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和试验依据。
其他文献
图像是人类视觉的基础,是自然景物的客观反映,是人类认识世界和人类本身的重要源泉.图像因为其直观形象,易懂,信息量大等优点受到人类的青睐.然而,随着人类对图像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使得人类对图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高质量的图像不仅能够更准确的表达出人类想要表达的有用信息,而且为图像的后续处理提供更为精准的信息.本文研究了图像去噪、图像噪声水平估计和车标识别任务,主要工作如下.1.图像去噪是图像处理中
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金属中心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作用自组装形成的多孔晶态材料.MOFs具有稳定性强、大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可重复使用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型固定化载体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从MOFs载体固定化生物酶的合成方法、MOFs-生物酶复合材料的特性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并对MOFs载体固定化生物酶的将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后续开发研究和在生物与医药行业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无刺蜂是蜜蜂科(Apidae)麦蜂族(Meliponini)下一类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授粉昆虫.同蜜蜂属各蜂种类似,无刺蜂可从开花植物蜜腺中采集花蜜,经酿造后储存于巢房中的甜物质即为无刺蜂蜂蜜.同普通蜂蜜相比,无刺蜂蜂蜜香气浓郁,呈现水分含量高、酸度高、糖分低、结晶慢等特点,具有独特的口感和良好的药用价值,因而也成为近年来国际蜂产品研究的热点.我国无刺蜂分布区域较为局限,仅分布于云南、海南、广西、西藏、台湾省等热带亚热带地区,因此我国目前对无刺蜂蜂蜜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结合近年来本团队研究及以国内
帕金森病是经常发生于中老年群体的一种渐进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包括步态异常在内的多种运动障碍。对于早期的帕金森患者的治疗主要为药物治疗,而对于中晚期或者对日常生活质量有较大的患者的则使用脑深部刺激的手术方式来治疗,不论采用什么治疗方案,对于后续患者运动状态变化进行追踪观察都至关重要。现今普遍采用的运动评估方式是人工评判为主,这些方法需要医生和患者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并且最终的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广泛存在于人体各个组织中,具有保湿、润滑等多种生理功能,并且参与到伤口愈合、炎症反应、组织修复等多个生物过程中.HA作为重要的医疗和美容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化妆用品.2021年1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文,批准透明质酸钠为“新食品原料”,可应用于普通食品添加.口服作为最理想和经济、方便的给药方式,具有更高的使用依从性.本文综述了目前已发表的经口给予HA相关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关注其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代谢途径,以及其对于不同组织、器官的保护功能,并
糖尿病是由多因素引发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是21世纪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流行病.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调,抗氧化能力降低并伴有低度炎症.而有关研究显示,益生菌作为一种活的对肠道有益健康的微生物,它可通过平衡肠道菌群、降低机体的氧化损伤和调节机体的免疫因子,起到缓解糖尿病相关症状的作用.本文梳理了目前常用的以α-葡萄糖苷酶和DPP-IV为靶点来筛选降糖菌株的两种方法,并通过体内实验评价了益生菌的降糖作用.同时从肠道菌群、免疫反应、氧化应激、短链脂肪酸以及肠道屏障等五个方面进一步概括了益生菌缓解2型糖尿病的作用
以玉米醇溶蛋白、玉米淀粉、沙蒿胶为原料制备玉米醇溶蛋白基无麸质面团(简称Z面团),以玉米淀粉和沙蒿胶所制面团(简称NZ面团)为对照.通过调控面团中乳酸含量(L)和原料粉含量(F)的比例(简写为L/F,mL/g),比较乳酸含量对Z面团与NZ面团粉质性能的影响规律,表明玉米醇溶蛋白是影响Z面团粉质性能的关键组分.面团中L/F为2∶50的Z面团(Z2)稳定时间最长,弱化度最低,粉质质量指数最高,加工品质良好.探究在乳酸调节下,Z面团中玉米醇溶蛋白的理化性质与结构变化,发现乳酸会引起玉米醇溶蛋白的脱酰胺反应和蛋白
现有柠檬酸生产以黑曲霉孢子直接接种,种子延滞期长,发酵水平波动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孢子预培养策略缩短种子培养周期,通过颗粒物添加和振荡分散调控菌丝球形态均一性.研究获得了最适的孢子预培养条件: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玉米浆,Ca2+浓度为10 mmol/L,初始pH为5.0,温度为35℃,初始孢子浓度为0.8×107 CFU/mL,在有氧条件下培养10 h.研究发现,孢子萌发前,颗粒物对孢子凝聚和菌丝球形态影响显著(P<0.05),发芽孢子的凝聚对最终菌丝球形态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小菌丝球会导致发酵产酸速率
紫外光谱探测技术广泛的应用在航空、国防、工业、农业等诸多领域。光谱检测仪器的光学系统参数设计固化后,其灵敏度和检测速度则主要取决于探测器的性能。然而,仪器的检测灵敏度和检测速度之间是矛盾的:在需要较高灵敏度的时候,必然靠延长积分时间的方法来实现。因此,为了兼顾检测灵敏度和检测速度,即实现弱紫外辐射条件下的高速检测,本论文提出了一种采用紫外ICCD(Intensified Charge Couple
辣椒果实发育是一个复杂的遗传过程,而品质的变化是果实发育的一个核心问题.本研究以5种不同基因型辣椒(螺丝型辣椒\'SJ11-3\'、短羊角型辣椒\'06g19-1-1-1\'、朝天型辣椒\'CJ14-11-2-5-1\'、长线型辣椒\'L2016-61\'和灯笼型甜椒\'THNX143\')为实验材料,通过对辣椒果实4个不同发育阶段品质变化的研究,探讨辣椒果实在发育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除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外,所有辣椒可溶性糖、果糖、蔗糖、葡萄糖、可溶性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