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一来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发展动力论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cdxlx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发展动力,这一关系着社会发展前途的问题一直都是古今中外积极探讨的且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创新的永恒主题。马克思把社会发展动力按其层次和起作用的方式,分为根本动力、基本动力和直接动力;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的非对抗性矛盾动力论;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动力论指出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论将创新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胡锦涛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动力论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在当代中国的新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发展动力思想进行了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使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五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动力论的探索与发展。笔者希望通过三个部分较为详细地论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发展动力思想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部分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动力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发展动力论是在对国际发展形势和国内发展形势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思想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发展动力论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动力论的主要内容,即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动力论、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论、胡锦涛的科学发展动力论,该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三部分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发展动力论的理论意义,并以此为指导促进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的实现。  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发展动力论不仅是我们对改革开放三十五年的回顾与反思的需要,也是我们探求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需要。这将有助于我们深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把握当今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继续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其他文献
二程修养思想贯穿于其伦理思想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二程伦理思想的方法论。由于二程本体论的倾向不同,导致他们的修养观各有侧重,但是他们的理论基础和最终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从
我国 2 0多年来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 ,也存在一些问题。新世纪的研究生教育 ,应在调整结构、优化培养方案和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方
福柯的理论著作有着尼采式的警句式的影子,看似不成系统也没有核心体系。但是不管福柯对知识、权力、历史、美学这些研究对象如何转移其注意力,我们都可以发现他都在对主体进行
如今,我国经济正在快速转型,伴随着一同出现的还有劳资矛盾,各种问题越发凸显,纠纷不断地出现,并不时会引发一些激烈的群体性劳资冲突。一些关于职工权益遭受侵害以及在心理遭受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