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博科夫以其创新的文体形式、精湛的叙事技巧和独特的语言风格,被誉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家。《洛丽塔》则是作家个人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名闻退迩的经典。但对纳博科夫的研究大多只从外在于作家的理论模式出发,而不是从作家独特的文学观点和生活经历出发,而这恰恰是研究纳博科夫的关键。本文从纳博科夫的生平和创作观点入手,通过分析《洛丽塔》个性化的创作风格和技巧,表明其眩目的形式技巧是为其内容服务的,而不是后现代主义小说单纯的技巧游戏。纳博科夫的风格表现为三个方面:后现代主义风格、诗性的风格和非凡的叙事风格。反讽、戏拟的技巧的运用,以及元小说的特点和黑色幽默都体现了作家的后现代主义风格,但在对艺术精神和本质的理解上,又与后现代主义小说相区别:他既不相信上帝之死也不相信作者之死,文本充满深层次的意图,在解释别的作品时,也强调意义是不可缺乏的,这与所谓拆除深度模式、游戏等后现代的艺术主张是根本对立的。作家个性化的艺术世界是想象的、诗性的,他反对文学是社会生活真实反映的说法,强调文学的幻想品性以及由各种技巧生成的文学魔力;除了总体的幻想性特征外,他的作品经常采用童话笔法和对童话进行借鉴,作品中的大量童话构成了他程式化的艺术语言,通过这种艺术语言,纳博科夫小说中的日常世界被转换成了奇幻的诗性世界。另外,小说非凡的叙事技巧,不可靠第一人称叙事将叙事者精心建立起来的一切重又推翻。希望通过本文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纳博科夫个性化的小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