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州市14家商业健身俱乐部健身操课程设置种类、课程设置内容、会员学习情况等方面进行较具体的调查与分析。旨在了解目前福州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健身操课程设置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完善福州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健身操课程设置的建议与对策。以期为福州市健身俱乐部健身操课程设置的健身性、实效性提供一定参考价值。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福州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健身操课程设置类型主要有六类,分别为舞蹈类课程、有氧类课程、辅助训练类课程、单车类课程、身心类课程和莱美课程。课程类型设置较全面,但并不完全合理,各健身俱乐部在健身操课程内容的设置、课程安排时段等方面也都存在较明显的不合理性和不均衡性。2.健身操课程已成为健身俱乐部的主要课程之一,目前深受会员喜爱的课程类型排序为身心类课程、舞蹈类课程、莱美类课程、单车类课程、辅助训练类课程、有氧类课程。3.福州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健身操教练员由兼职和全职组成。年龄主要集中在25~40之间,学历以大专和本科为主,从业年限偏短,资深健身操教练员相对缺乏。兼职健身操教练员,从业年限多为4~6年,专业素质较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也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的问题。全职的教练从业年限一般在1~2年,专业素质较好,但缺乏教学指导经验,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4.参与健身会员主要年龄在18~45岁,文化程度较高,参与健身的频率多在每周2~3次。会员对健身操课程类型设置、健身操内容选用及健身效果等方面评价不高,主要原因是健身操课程类型设置缺乏有效性的选择,健身内容与教学手段也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直接影响会员参与健身锻炼的积极性。5.目前大部分健身俱乐部健身操课程设置形式缺乏合理性。由于健身俱乐部健身操课程设置形式单一,对参与不同年限的会员及运动水平不等的会员没有进行不同层次的课程设置,导致会员参与积极性下降。目前只有宝力豪健身俱乐部健身操课程设置形式较合理,设置课程有一定针对性,对健身操课程进行初级、中级、高级的划分,该形式有利于会员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性选择健身操课程。6.影响福州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健身操课程设置的相关因素有:(1)会员因素(2)管理员因素(3)教练员因素(4)硬件设施因素。本文在对福州市商业健身俱乐部课程设置进行研究后,提出了改进目前福州市商业健身俱乐部课程设置现状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福州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健身操课程设置的健身性、实效性提供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