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和进步的前提,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民用航空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飞行安全关系到旅客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危,更是人们经常讨论的话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完成了从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转变,与此同时安全形势也取得了很大的改善,从50年代的飞行事故万时率0.26降低到新世纪的0.004。然而在民航快速发展的今天,这样的事故率也是不能接受的,事实表明若保持现有的事故率不变,到2022年,将会每周都有事故发生,这样的安全水平将不能被国家和公众所接受,如何有效地预防民航事故的发生,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本文从分析民航行业背景出发,阐述了民航安全风险监测研究的意义和目的,通过对民航安全管理、风险评价理论等领域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从事故、事故征候方面详细分析了我国民航的安全形式,总结了我国民航运输事故的一般规律。以此为切入点,从飞行、空管、机场和机务四个方面建立了适用于我国民航安全风险监测的指标体系;利用民航安全审计手册与历史数据库中的信息,采用了二者相结合的方案详细讨论了指标的量化方法;最后通过2006——2007年度的空管实例对空管安全形势进行模糊综合评估,并设定了风险监测信号的输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