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非遗文化产业化发展研究——以重庆为例

来源 :重庆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mail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遗文化是各民族历代先辈们在不同时期、不同自然环境中所创造的文化财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记忆和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自2004年8月,我国正式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后,“非遗文化”一词迅速进入中国,掀起了全国保护非遗文化的热潮。而基于世界范围内文化产业的兴起和非遗文化的自身特质,非遗文化的产业发展成为了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最佳选择。   长江三峡库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沉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这其中就包括大量多姿多彩的非遗文化。研究三峡库区非遗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对于这里民族文化的延续,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三峡库区重庆段是三峡库区的主要构成部分,本文将以重庆为例,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依照“现状探讨——SWOT分析——路径探析”的逻辑思路,对重庆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期为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思路,发挥引导性作用。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及内容,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为论文的写作做好铺垫;第二部分是重庆非遗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个概况,其中重点说明了重庆非遗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和基础;第三部分则是重庆三峡库区非遗文化产业发展SWOT的分析;第四部分是对国内外经验的解读;第五部分在分析的基础上,对重庆非遗文化产业化发展路径的探析。
其他文献
碎片化时代背景下,一系列以短小精炼著称的新媒介正逐步取缔传统媒介的位置,微电影应运而生。网络运营商、广告主以及观众的多方介入,使得微电影有了商业色彩,衍生出一种新的广告形式——商业微电影广告。它的诞生挑战了传统电视广告以及平面广告的霸主地位,但其随之而来的喷涌式发展也使得作品泥沙俱下。目前商业微电影广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故事粗制滥造、主题同质化严重、线下受众流失、商业色彩过于浓厚。本文通过问卷调查,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随着相亲热渐退,电视职场类真人秀节目开始兴起,2011年被称为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职场年”,国内的电视职场真人秀节目轮番上阵,风起云涌。这种借助真人秀的外衣,采用相亲式的结
为实现对公路边坡的稳定性安全监测,需要检测边坡的应变变化。元绿公路K77+120~K77+215段为一坡度30°、高度差达65m的边坡,由于土质松散而形成一滑坡地带,在其自然坡面前端
随着仪式活动在乡村的逐渐普及,乡村传统的村落文化正在被传承与改变。在现代传播环境中,乡村仪式在乡民文化生活世界中的传播内容也有些改变。乡村仪式的展演是一个信息交流
期刊
本文以新浪网2014至2016近三年高校教师报道为例,对选取的样本新闻从报道数量、性质、消息来源、叙述方式、主题、体裁、立场等七个方面进行分析,梳理出新浪网呈现的高校教师媒
在市场经济影响下,承包商通过投标取得项目,对承包商来说是每标必投还是选择性的投标,是投高标还是投低标,这就有个投标决策的问题。决策树作为一种先进的决策分析方法,是利
电影,作为兼具艺术性和商业性这两种性质的文化商品,其艺术性正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其愈发明显的商业性。商业性,归根到底就是票房,好的票房,意味着有好的营销。好的营销可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