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 802.11n协议在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中的应用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9月,电子和电气工程师协会将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定义为:“一种连续自动列车控制系统,装载了独立于轨道电路的高精度列车定位装置、连续高容量双向车地数字通信系统以及车载与轨旁处理器的系统。”,这种系统能够实现快速,安全的列车运行控制,成为当今地铁控制系统发展的主流趋势。随着无线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IEEE802.11b 网络应用于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已成为现实。 无线局域网应用于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在满足了地铁通信要求的同时,不仅简化了地铁控制系统的施工难度,更方便了系统未来的维护及升级。 本文提出了将无线局域网IEEE 802.11n 技术应用于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的方案,详细阐述了此协议在应用于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在本文的第二、第三章节中,重点分析研究了IEEE802.11n协议物理层和MAC 层的关键技术,阐述了这些技术带来的抗干扰能力、很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等改进性能在基于通信的地铁控制系统的应用前景。 接着重点研究了将IEEE802.11n 协议应用于实践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整体网络架构及相关无线设备的选择方案。通过仿真对比验证了这种网络架构对比其他几种网络架构的优越性。根据列车在各个无线网络小区中快速移动带来的接入延迟,设计了快速切换算法。通过Matlab 仿真工具,得到了快速切换算法在减少接入延迟,改善数据传输的丢包率方面的性能比较。仿真的结果也证实了这种快速切换算法能够很好地改善网络性能,给未来系统的实施以及当前IEEE802.11b/g 网络的具体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参考。 文章结尾对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其他文献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技术和无线通信等技术的进步,使得在微小体积内集成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和无线通信等多种功能与一体成为可能,而低功耗多功能传感器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传感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用户对广播网业务的需求量也在迅猛增长。在广播系统中运用FEC技术和相应的协议栈进行数据推送管理是保证其数据大规模可靠传输的一种有效途
随着人们对无线通信系统数据传输速率和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需要新的技术来提高频谱效率和改善链路性能。通过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两端均使用多天线,可以显著提高频谱效率和链
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过去由人来完成的监控正在越来越多地被智能图像监控系统取代。近年来,图像监控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
WSN动态目标跟踪是现今一个研究热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WSN中存在的非线性非高斯、多目标跟踪问题,使得传统的滤波算法不能准确地跟踪目标,而粒子滤波却可以灵
本论文立足于国内机动车驾驶员自动化场地考试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设计了机动车自动化场地考试系统,设计该系统的目的在于设计并实现对机动车驾驶员在场地驾驶考试过程中的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非常适合在短波通信中应用。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基于OFDM技术的短波宽带通信系统,并采用了软件无线电的思想,以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是在因特网的发展和业务流量需求迅速增长的驱动下,诞生的一种新型的光传送网技术。它的出现解决了网络现有的许多问题,代表了未来光网络发展的主流方
信息论领域近期的研究表明,在无线通信中使用MIMO(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技术可以显著的提高通信的容量,并改善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使用大量的天线,无需增加系统带宽,就能显著增加系统的容量和信道的可靠性,但同时也引入了用户间的干扰。在系统下行信道中,发射端采用预编码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