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射频耦合放电及内表面注入等离子体鞘层数值模拟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17844412d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构件广泛应用于军事与工业等各领域中,为了提高其性能及使用寿命,人们常采用表面改性技术。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技术克服了传统离子注入视线性的限制而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内表面的注入处理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针对管构件内表面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技术中仍存在的管内等离子体密度低、离子耗尽快,以及管内表面离子注入剂量均匀性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直流射频耦合放电及移动式中心地电极管内表面等离子体离子注入新方法。直流射频耦合放电技术降低并消除射频极板自偏压,从而减小射频极板上的离子轰击能量,为管内离子注入提供密度更高更纯净的等离子体。移动式中心地电极管内表面等离子体离子注入技术,采用地电极内缩到管内的方法提高管内等离子体密度,同时改善管内表面的注入剂量均匀性。  首先,建立了直流射频耦合放电系统,引入耦合正直流电位实现了对射频极板上自偏压从负值到零伏的无级调节。采用PIC/MCC模型,对直流射频耦合放电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研究发现,耦合直流电位的引入,提高了射频放电空间中的等离子体密度和电子温度。同时随着耦合直流电位的升高,射频极板上的离子轰击能量的明显下降,从而减少了射频极板的溅射产额。气压增强,碰撞效应增强,放电空间中的电子能量和离子能量都有所下降,电子密度、离子密度都提高;射频极板半径增大,放电空间中的电子能量和离子能量变化不大,只有最高能量数值有所下降;射频幅值增大,放电空间中的离子密度、电子密度以及带电粒子能量都显著提高。  直流耦合射频放电 PIC/MCC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耦合直流电位的引入可以有效降低射频极板上的离子轰击能量和自溅射效应。随着耦合直流电位从0 V提高到250 V,离子轰击最大能量和平均能量均明显下降,极板上的离子轰击剂量增大,同时溅射产额也下降了27%。随着气压增大,射频极板上轰击离子剂量升高,平均轰击能量下降,溅射产额也下降;射频半径增大,射频极板上轰击离子剂量增大,平均轰击能量下降,溅射产额下降;射频幅值增大,射频极板上轰击离子剂量增大,平均轰击能量增大,溅射产额增大。  直流射频耦合放电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耦合直流电位升高,放电空间中的等离子体密度和射频极板上的离子流随之增大。直流电位从0 V增大到250 V时,真空室内等离子体密度提高了约6倍,极板上离子流增大了约20%。随着气压增大,直流耦合电位的引入提高了等离子体离子流。射频极板上仅仅施加射频电位,射频功率从100 W增大到400 W时离子流增大了94%,当极板上耦合直流电位为250 V时,离子流数值增大了174%。耦合直流电位的增高,放电空间内受到激发的氩原子和氩离子各个谱线的强度随之增大,放电空间内的电子温度略有提升。耦合直流电位从0 V增大到250 V时,射频极板的溅射产物含量增大了约一倍。  采用PIC/MCC模型对移动式中心地电极管内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中心地电极内缩到管内部,管口附近会产生吸引管外离子进入到管内部的电场,进入到管内的离子或者在等势区内注入到管内表面上,或者穿越等势区被地电极与管壁之间的径向电场捕获并加速注入到管内表面上。中心地电极沿着管中轴线运动,内表面上的注入剂量峰相应随之移动,因此移动式中心地电极可以通过在管内非匀速移动来形成管内表面上均匀的大剂量的离子注入。气压减小,管内碰撞效应渐弱,内表面上剂量峰升高;等离子体初始密度增大,保形性良好,管内表面上剂量峰升高。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材料类专业学生生产实习地点不稳定、实习内容与生产实习课程目标匹配度不足导致的生产实习环节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为提高生产实习的教学质量,建立稳定的、能够支撑
等温锻造是一种在模温和料温相近甚至相同的条件下,以较低应变速率进行模锻的近净成形工艺。该工艺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塑性甚至使材料达到超塑性,从而实现形状复杂的锻件一次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导致的水体污染严重、可供水资源量迅速减少的严峻局面。尤其是南方经济发达地区诸如东莞模式的经济构成、增长方式会导致
本研究以具有代表性的三角帆蚌养殖区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三角帆蚌养殖水体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水体污染状况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
本文用纳米凹凸棒土增韧环氧树脂,提高环氧树脂的断裂韧性,增强其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同时,纳米凹凸棒土颗粒的加入,可在树脂基体中形成阻隔结构,使气体渗透经过聚合物的路径发生
普通铁粉因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并具有很强的金属活泼性和还原能力以及所特有的吸附共沉淀等性能,被广泛用于地下水和土壤中各种污染物如有机污染物(卤代化合物等)、重金属(铬、
崩积体为崩岗的重要组成部分,砾石含量高,属于典型土石混合物,但目前关于崩岗土石混合崩积物侵蚀机理尚未清楚,成为崩岗崩积体侵蚀研究的又一关键问题。本研究以福建省安溪县